Ad Block Ad Block
新聞
2016-05-11 06:00:00

打千秋與盪鞦韆

分享:

某天跟兒子溫習,談到公園及遊樂場內的玩意,發現我們對其中一件設施有著不同的說法,我所指的是「千秋」。不錯,我從小到大都說「打千秋」,卻原來我兒子這一代人不叫千秋,而是「鞦韆」。那是否我一向都錯了? 到底是千秋、韆鞦、鞦韆或秋千?

上網搜尋一番後才知道我並不孤單,原來網上都曾經有人提出同樣的疑問,作過類似的討論。有說鞦韆與秋千相通,書面語時寫「盪鞦韆」,而「韆鞦」或「千秋」是口語。另有說法是古時的寫法是「韆鞦」,特別是南方人,「鞦韆」是現今的寫法。

想不到從小到大慣用的詞彙隨著時代的變遷而轉變,簡單如公園內的一項玩意的名稱也不斷變化,我與我兒子兩代人已有不同說法。語言文字確是一門奧妙的學問,非想像中容易掌握。我本身的中文程度並非很好,再加上久不久會碰上一些自以為很熟悉卻原來仍然陌生得很的生字及詞語,有時的確會有挫敗感,打擊自信心。

說來慚愧,記得幾年前也是與兒子溫書的時候,才發現原來一直以來我都把自己的姓氏寫錯!我一向把「陳」字右邊的東字那一筆豎末端加勾,但原來不知從何時起又或許打從一開始我就弄錯,那一筆是沒有勾的,而是一豎到底。

Ad Block

聽說今天仍然有不少人討論個別字的那一筆是否出頭、那一豎是否帶勾、某個字的中間應為兩點還是橫間等等……不少字更是人們日常所使用的,可是卻都有搞不清楚的時候,尤其是家長與子女一起看書、溫習時,才忽然發現自己那套並不正確,要急忙上網查找答案或請教別人。

說回公園內的兒童遊樂設施,另一個我小時候愛玩到現在相信也受小孩子歡迎的是滑梯吧。而原來從滑梯上滑下來寫作「瀡」下來,所以有「瀡滑梯」。瀡,粵音seoi5,類似英文「sir」的讀音,從水部,解作滑的意思。自問中文不精,所以不知道這個字是否適合寫到學校功課本上。語文這一科果真是博大精深,要活到老,學到老。

Ad Block
Ad Block Ad Block
留言專區
Ad Block Ad Block
請接受以下私隱政策及免責聲明,以示你同意am730內之私隱政策及免責聲明。了解更多
接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