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大副校長任命事件,是茶杯裡風波?是鬧劇?是政治打壓?不同陣營人士各有說辭。但作為港大校友的我,眼看母校在過去半年的種種衝擊下,大學的運作和聲譽等均已被弄得爛得不可再爛,而這一切與佔中三子之一的戴耀廷收取可疑的匿名巨額捐款有莫大關係。
據悉港大校務委員會周二晚開會時,亦談及涉及法律學院前院長陳文敏、副教授戴耀廷接受匿名捐款的事件,校委會並接納了由港大管理層的報告,據聞陳文敏將被發信「提醒」,而戴耀廷和其餘涉事人士,則會被「處分」,包括暫不准擔任管理層、不准接受捐款等,然而,事件仍有眾多疑問未解答。
匿名巨額捐款疑點重重
戴耀廷早前被揭發以港大名義收取了一百四十五萬匿名捐款,到了非答不可之時,他才「推說」捐款人是另一佔中發起人朱耀明牧師。然而,港大審計委員會的報告就指出,捐款者其實是一名「熱心市民」(a member of the public),朱耀明只是「中介」,真正捐款人至今仍然是個謎!
除了收取捐款,戴耀廷還收了六十萬「物資」,包括平板電腦等器材,用於港大民意研究計劃負責的「佔中公投」。此外,根據審計委員會報告,這六十萬並沒有向港大申報,是誰捐的至今仍沒有交代。
戴耀廷或涉及利益衝突
此外,戴耀廷告知港大其中兩筆合共三十五萬的捐款,是用於人文學科與法律研究,卻被戴用於聘請一名研究助理,助其處理佔中公投及商討日活動。審核委員會直斥戴違反原來捐款用途並有利益衝突之嫌。
委員會亦指出戴被大學要求提供捐款人身份時,用了至少六星期才給大學「一個名字」,甚有隱瞞之嫌。戴耀廷究竟為何要隱瞞捐款人身份?真正捐款人是誰呢?
這些問題,卻並未隨著港大校委會決定懲處戴耀廷而得到解答。
陳文敏耐人尋味的「隱瞞」
至於有份代法律學院收取捐款及簽署各項捐款的陳文敏,根本早已從戴口中得知「捐款人」是誰,卻沒有告知大學,他又為何要「幫忙隱瞞」?委員會雖評他為「不符預期水平」,並有可能發信「提醒」他,但就報告所見,上述疑問也同樣沒有解答。
事情發展至今,匿名捐款風波既影響到陳文敏本身的升遷,亦影響到他、戴耀廷、鍾庭耀等涉事者的個人名譽,港大這所香江最高學府,也陷入了一場沒完沒了的糾紛中,聲譽受損。其實,只要戴耀廷肯開誠布公,履行一年多前的承諾,交代帳目,是光明正大的,就可免卻再被人質疑,犯不著要打甚麼「學術自由、院校自主」的牌子,而港大也可免卻一場場災難。
猶記得數年前,英國知名學府倫敦經濟政治學院因被發現曾接受利比亞狂人卡達菲次子賽義夫捐款,令各界譁然,最終校長也因連累學校聲譽受損而引咎辭職。此事說明,捐款來源引發的影響是可大可小,絕不能等閒視之。
為了港大,請戴耀廷坦白交代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