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越來越發覺香港真的是個很可愛的地方,一百歲唔死日日都有新聞,有些足以把你笑死,事源上月三十日蘋果電子報的一段,關於裁判法院開審一名男子在佔領運動期間,將鐵馬推出馬路,被控在公眾地方擾亂秩序罪的案件報道,目擊的警員出庭作供,被質疑在被告的口供及自己的證人口供中,分别用「推鐵馬」及「掟鐵馬」來形容被告的動作,警員回應指兩者是同一動作,只是選詞不同。
先別從該警員的教育水平或被辯方律師盤問時是否緊張而砌詞的角度去看這段新聞,單看報道的標題「某某稱『掟』同『推』動作一樣」,就這一句話足以讓筆者拿出來與大家談一談,並且肯定的告訴大家「掟」同「推」是完全兩個不同的動作;「掟」揮張的意思,而「推」移進的意思(註1),前者瞬間發生及帶有爆發感,而後者則持續進行及帶有耐韌感,完全是兩碼子事,怎可歪曲兩字來作供,混淆視聽呢!
案件還在審理中,筆者也不作多談了,但有感而發想跟大家說一個故事:
話說公元前五百多年,有個老漢齊莊公推住架木頭車,被一隻螳螂擋住去路,而齊莊公繼續把車推行,壓死了螳螂,這就是老漢推車而「螳臂擋車」的成語故事(註2),但如果當年老漢不是推車而是掟車的話,螳螂擋住去路時,他大可以把車掟過隻螳螂,那從來沒有「螳臂擋車」這成語故事的出現了。
笑話說完,借此機會感謝兩位發電郵給筆者的讀者,事源上月廿三日的本地薑專欄「本地話唔係廣府話 ( I ) 」內文談及「蚤」字為「蝨」字的簡寫其實是錯的;讀者Paul Cheng及Gavin Chen指出「蝨」字的簡寫是「虱」音「室」是不會跳動的昆蟲;而「蚤」字是正字音「早」是會跳動的昆蟲,兩者有別不能混淆。謝謝兩位的更正,經過今次相信大家更加清楚「蝨」「虱」「蚤」這三個字的分別及活用了!
(註1) 康熙網上字典解釋「掟」及「推」二字
http://www.zdic.net/z/1a/kx/639F.htm
http://www.zdic.net/z/1a/kx/63A8.htm
(註2) 輯錄百度網之螳臂擋車
http://baike.baidu.com/view/170686.htm
E-mail:[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