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美國在無人機的發展上為何會落後中國
九三閱兵,中國展示了很多新式武器,其中較受外間關注是各式功能與不同型號的無人機。既有偵察用的,亦有打擊用的;既有可獨自行動的,亦有配合母機作群體行動的;既有空對空的,亦有空對地的,還有空對海的;大、中、小型號都有。很多外國軍事專家都承認,中國在無人機作軍事用途上的發展水平已明顯超越美國。很多美國連功能用途都未構思清楚,設計都未完成的無人機,中國已能量產服役。美中之間的差距之大,連西方評論員也覺得,美國已不容易追趕得上。
閱兵中展示出來的無人機,並非只是擺放在運輸車上亮相,還有一些是以飛行方陣模式在檢閱台上空飛過的,不可能只是裝模作樣的模型機。中國官方強調,所有受檢閱的裝備均為現役的。
西方的軍事專家認為,美國只有能力在科技知識方面追趕上來,卻沒有條件與中國比量產能力。中國補償前線消耗的能力一定比美國強,美國若遇到中國打「機海戰」,會很快就被打得機盡援絕。有網民說,下次佩洛茜訪台,中國可以派無人機群作全方位護航。這雖屬戲言,卻是美國軍方不得不考慮的問題。
其實,美國落入這樣的窘境早有先兆。中國在發展軍用無人機之前,無人機已在民間廣泛使用,當時,中國在這方面的優勢已開始展現。大疆的產品很快就佔據了美國市場,惟美國卻沒有用市場競爭的方式與中國作比併,而是採取限制中國產品入口的方式去保護美國的無人機製造商。結果,在政府的保護下,美國的無人機製造商雖然可以生存下來,但技術卻沒有太大的進步。他們的生存全靠政府替其排除競爭,而不是靠自己的技術提升,令產品在性價比上勝過對手。
如果美國政府任由消費者買中國的民用無人機產品,美國製造商為了可以生存下去,就只能在技術上窮追猛趕,以求在產品質素上超越中國,那美國的技術就不會落後了這麼多年,起碼不至於等到中國閱兵,才知道自己落後了這麼多年。
現實是美國政府至今尚未醒悟,仍在以限制入口的方法去排除外來競爭,這只會令美國的製造業更難與時代並進,更難恢復自己在國際市場上的競爭力。
美國至今仍對中國5G通訊產品、太陽能光伏產品、耳機產品及鋰電池產品設限,而不是開放市場,逼本土企業去面對挑戰。這樣發展下去,美國只會在這些領域愈來愈落後,愈來愈沒法追趕上來。
現實是這些技術很多都可以轉化為軍用技術,導致美國在軍備競爭上也愈來愈不及中國。特朗普若真的想美國能夠再次強大起來,一定要逼美國企業直面來自中國的競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