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
2025-09-29 11:11:00

落實中醫師轉介權 為中醫藥發展奠基

分享:
本港正推動中醫藥發展。

本港正推動中醫藥發展的措施。(資料圖片)

今年《施政報告》提出一系列推動中醫藥發展的措施,包括位於將軍澳的香港中醫醫院及政府中藥檢測中心將於十二月起分階段投入服務,而《中醫藥發展藍圖》亦會於年底前公布。藍圖內容將涵蓋管治架構、服務體系、科研創新、中西醫協作及文化傳承等範疇,全面描繪香港中醫藥的未來方向,並為配合國家推動中醫藥國際化奠下重要基礎。這些舉措既彰顯特區政府對中醫藥的重視,也標誌着相關政策正踏入制度化的新階段,值得肯定。

要確保藍圖不只停留於願景層面,制度上的改革至為關鍵。過往,我多次在議會上建議特區政府落實註冊中醫師轉介權,背後原因非常簡單:醫療制度應以病人福祉為先。根據現行安排,即使中醫師已作出初步診斷,亦不能直接安排檢測、化驗或復康治療,患者仍需再經西醫轉介,既增加患者的時間和診費成本,亦可能拖延治療進度,對長期病患者而言,更會構成實際風險。

adblk5

要強調的是,賦予中醫師轉介權並非額外特權,而是醫療制度逐步完善的合理要求。註冊中醫師均受香港中醫藥管理委員會規管,專業水平受法律保障,理應具備作出臨床判斷及提出相關轉介的能力。若物理治療師、職業治療師、放射技師及醫務化驗師能正式接納中醫師的轉介,病人將可直接獲得所需檢查與治療,大大減少不必要迂迴。這樣既提升醫療效率,也有助分流現時壓力沉重的公共醫療體系,對病人、對醫療系統,雙方皆是得益者。

從更宏觀的角度看,香港若要擔當「中醫藥國際化樞紐」的角色,僅依靠基建和政策宣言並不足夠。真正的突破在於制度認受:中醫師的專業地位能否獲得醫療體系完整肯定。特區政府在藍圖上支持中醫發展,更在制度層面承認其專業地位,推動中西醫協作邁向更高層次。

展望未來,中醫若能與西醫並肩合作,以各自的專長回應市民多元化的醫療需求,香港的醫療服務將更全面、更高效。對市民而言,不論選擇中醫或西醫,均可獲得暢順的診斷與治療路徑;對整體醫療系統而言,亦能更有效運用資源。

我期望特區政府盡快全面推動中醫物理治療放射治療上等的轉介權,為醫療制度帶來突破性改革,讓市民受惠,並為中醫藥在國際舞台的發展,寫下屬於香港的重要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