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
2015-05-14 06:00:00

重蹈覆轍

分享:

成語「重蹈覆轍」裡的「蹈」字,跟「循規蹈矩」、「赴湯蹈火」以及「手舞足蹈」裡的「蹈」,是同一個字,同一個解法,即「踐踏」。後面幾句成語裡的「蹈」,人人都知道粵音讀「度」,沒有別的讀法;但「重蹈覆轍」卻有很多人誤讀為「重『滔』覆轍」,在立法會會議廳裡經常聽到。

另一個常被誤讀的字是「蒐」。官員和議員們都很喜歡用「蒐集」一詞,而往往把它讀成「『愧』集」。「蒐」應讀「收」或「首」。按《新華字典》,「蒐」同「搜」;「蒐集」和「搜集」,音義都沒有分別。「蒐」是會意字,不是形聲字。蒐本來指一種草,可製成紅色染料。古人相信這草是由人血變成的,所以「蒐」字從「鬼」,乃取其意,非取其聲。「蒐」字其後被用來解作打獵、聚集、搜集。「蒐集」既與「搜集」無異,替官員和議員寫發言稿的人,應以「搜集」代替「蒐集」,可避免誤讀。

很多人把「一幢大廈」的「幢」讀作「童」或「棟」。據中文大學人文電算研究中心的《漢語多功能字庫》,「幢」有三個粵音讀法:在「幡幢」和「人影幢幢」中讀「床」,在「海幢寺」中讀「堂」,在「一幢大廈」中則應讀「狀」。「童」或「棟」都是誤讀。

「省覽」也經常會被誤讀。「省略」、「節省」裡的「省」,讀法和「廣東省」裡的「省」一樣;但當解作檢查(如「省覽」)、覺悟(如「發人深省」)或看望長輩(如「省親」)時,「省」就要讀如「醒」。「不省人事」不應寫作「不醒人事」,但讀音應如後者。

adblk5

另一些誤讀的例子,較多在典禮上聽到。主人家致歡迎詞,許多時都會多謝嘉賓們「蒞臨」。其中的「蒞」字,正音是「利」,但因為看起來下面好像是「泣」,於是被誤讀為「泣臨」。另一個說法是多謝嘉賓「撥冗光臨」,常被誤讀成「撥『枕』」或「撥『寢』」,其實「冗」應讀作「擁」。這字頗有趣:它是會意字,上面是屋頂,底下一個人。《說文解字》:「人在屋下,無田事也」,即不用開工,所以「冗」本義是「閑散」。現在卻可解作「繁忙」,與本義恰恰相反。

adblk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