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 Block Ad Block
新聞
2019-11-08 04:30:00
日報

人瑞與動物瑞

分享:

在動物醫學界,大家對動物安樂死的爭論不大,當主人和獸醫認為某隻動物的生命虛弱到不應該再苟且偷生時,便寧願讓牠安安樂樂離世。當然,這個情況只限於寵物,供人食用的動物基本上還未到成年便給屠宰。


然而,即使大部分都贊成寵物可以安樂死,但到了牠們生死關頭仍會令人於心不忍,不單主人有這種想法,其實獸醫也一樣難過。獸醫每次要親手送動物上路,一樣要分擔寵物主人的傷痛。因此,近年動物醫學界興起討論獸醫的精神健康狀況,想像一下,一隻寵物離世足已令我們傷心之極,獸醫要每天面對此情此景,情何以堪?


醫學界專家Ezekiel Emmanuel探討醫學道德和健康政策,最近寫了一篇爭議十足的文章,他提出人類踏入75歲後,對社會的貢獻不多,像作家踏入75歲後便難有新作,科學家踏入暮年也難有新發明,他因此反問:我們是否還要強行延長人類的生命?


Emmanuel醫生指出生活質素十分重要,當一個人的認知功能減弱,身體機能逐漸衰退,他的生活質素便會降低,大部分人不是立刻兩腳一伸,而是慢慢步向死亡。如果人們有這種體會,便較易明白獸醫對安樂死的看法。有些人不願意將動物安樂死跟人類相比,只是因為他們的自尊心過大,以為自己高動物一等,我卻深信動物跟人類都生來平等。


獸醫界的做法很少會影響人類醫學,反而香港人對待動物有點受人類醫學做法影響,會想盡辦法延長寵物的生命,跟其他國家的做法十分不同,這一來因為文化差異,二來因為醫學技術上可行。如果Ezekiel Emmanuel想實踐自己的理論,也許他應該考慮跟獸醫討論一下。  

城大動物醫學院總監/周五刊登

請接受以下私隱政策及免責聲明,以示你同意am730內之私隱政策及免責聲明。了解更多
接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