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 Block Ad Block
新聞
2018-04-10 06:00:00

李克強訪日的重頭戲

分享:

日本傳媒報道,中國國務院總理李克強5月訪日,這是7年來首位中國總理到訪日本。周一的《讀賣新聞》稱,李克強5月9日參加中日韓首腦峰會,接着兩天去北海道參觀,行程包括苫小牧巿的豐田車廠。另外,李克強將就《中日和平友好條約》簽署40周年發表演說。
 

中日是否「融冰」,現在來說言之尚早;今次是李克強而不是習近平訪日,「中日韓首腦峰會」實質意義不大。不過,李克強到訪,安倍晉三可向國內交代「外交努力」,客觀上有助他今年秋天角逐連任自民黨總裁,外交成績不致一片空白。

不過,李克強就《中日和平友好條約》的演說,應該比三國首腦峰會更有看頭。《條約》簽署的時空背景是中日關係蜜月期,但《條約》談了足足3年才簽署,因為當中的一條「反霸條款」,雖然沒有點名,但誰都知是針對蘇聯。中國當時與蘇聯關係惡化,蘇軍在中蘇、中蒙邊境集結大軍,北京要求日本把反霸條款寫進《條約》,是想聯同日本對抗蘇聯。

七十年代末的中日關係,有一部小說可資說明。這是久留島龍夫的《蘇軍登陸日本》,小說開始是中蘇爆發大戰,蘇軍坦克師直入華北,日本青年在長崎集合,渡海去中國支援中國軍民,蘇軍卻一轉身直撲日本。今天想起這書,其內的中日關係在當前政治氛圍下可謂匪夷所思,不過本書也突顯一個事實:日本怕蘇聯。

日本與蘇聯近在咫尺,又有四島糾紛,亟不願意把反霸條款寫入《條約》。結果日本向北京開出四項條件,第一條是「不針對第三國」。之後拖了又拖,到1978年福田赳夫上台,日本才決心簽訂《條約》,但借力打力,以《條約》向蘇聯施壓,要就四島問題讓步。

時移勢易,蘇聯九十年代倒台,如今中俄關係如膠似漆,軍事關係密切,普京6月又將訪華。倒過來中日關係冷凍多年,李克強訪日不代表小陽春來臨,可是北京如何表述《條約》、怎樣論及中日俄關係,這是中國對區內局勢的闡述。尤其是北韓核危機近期出現遽變,中國險遭邊緣化,日本傳媒把焦點放在李克強就《條約》40周年的演說,自有其道理。

請接受以下私隱政策及免責聲明,以示你同意am730內之私隱政策及免責聲明。了解更多
接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