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線包圍
踏入9月份,TVB劇集各自各精彩,最先開播是處境劇《愛.回家》,之後是時裝劇《俠醫》,然後是二次創作武俠劇《華山論劍》。
3套劇集風格各異,《愛.回家》走輕鬆風格,令觀眾經一天緊張心情後,頭腦可以放空;一線劇《俠醫》是典型港劇,講述香港故事,有大坑舞火龍等場景;二線劇《華山論劍》是金庸武俠劇的二次創作,重塑四大高手東邪、西毒、南帝、北丐年輕時一同爭奪武林第一的故事,劇集風格有搞笑成分,略具港產片《東邪西毒》的味道。
若說新鮮感,《華山論劍》或會有點出乎觀眾原先意料。內地製作人因應市場要求,對經典作品重拍都會力求加入新元素,劇集開播以來收視不俗,估計是《俠醫》收視理想帶動,同時金庸小說二次創作的武俠作品,觀眾會有期待。
有細心的觀眾留意到,三線劇風格不同,冠名客戶都是同一集團,令整個黃金時段大部分時間出現沉浸式的宣傳效應。要做到這樣的大包圍,需要投入一筆資源,但以影響力和滲透力計算,效益相當巨大。有市場人士估計,10月份黃金周是內地遊客來港的高峰期,這個時候在黃金檔做足宣傳,訊息透過冠名在中港兩地落地,就算原先品牌已有高知名度,再經加力催谷,就會產生白熱化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