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 Block Ad Block
新聞
2020-09-11 13:30:00

NGO與聯合國可持續發展目標

分享:

目前全體人類的生活方式難以持續下去;作為超國家機構的聯合國提出了在經濟發展、社會發展、環境保護三方面取得平衡的一種生活方式,讓活在現今和未來世代的人類都能過上有質素的生活。經過多年來多邊協商和政策醞釀,縱然過程中有起有落,聯合國最終在2015年就全球的發展方向達成共識,17個可持續發展目標(Sustainable Development Goals),下文會被稱爲「SDG」。有關這17個目標的詳細描述,可在聯合國的官方網站找到,在此不贅。本文旨在探討這17個目標對這城一般非政府機構的意義。

 

首先,無論國際或本港的商界均開始重視該17個SDG。PricewaterhouseCoopers於2019年發表調查報告,他們訪問了1,141家來自31個國家、不同產業的公司,當中72%的公司在其業務報告中提及SDG,而25%的公司把SDG揉合於其業務策略當中;至於香港,根據Alava Consulting的調查研究,2017年香港只有6%的上市公司在環境、社會及管治報告中運用了SDG來闡述其履行過的社會責任,2018年做了相同事情的上市公司佔所有上司公司18%,為前一年的3倍,反映國際和本地商界以SDG量度和描述其社會責任已為大勢所趨。另一方面,不少商企為了更全面地履行社會責任,會選擇資助非政府機構項目。如果非政府機構以相關SDG作為量度和描述其社會效益的工具,長遠來說便可和商界建立一套共通的語言,有利於非政府機構向個別企業進行募捐工作。

 

然而,有些社福界人士或許覺得SDG與他們的事工風馬牛不相及,因他們認為這些SDG所關注的只是國際層面的東西,和本地社會需求無關;若大家有機會細看SDG發展的背景,便能發現這些觀感其實和事實不符。事實上聯合國設立SDG,部分基於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Elinor Ostrom一系列針對公共資源管理的研究結果,其中一項重大發現是任何在地工作,必須由在地社區或其他受影響的持分者的有效參與才能成功,因爲在地人士始終對在地問題有較深認識和責任感,所以SDG的實踐有賴於全球所有地區的政府部門、商界企業、公民社會所做的在地工作。以本地一家社福機構的青年試工計劃為例,其服務對象為一群失學、失業的年青人,該計劃按年青人的喜好和特性安排他們在不同的機構試工,讓他們學習工作技能和了解就業取向;而該計劃除了協助解決本地的青少年失業問題,也呼應了第8項SDG(即Decent Work and Economic Growth),皆因幫助雙失青年就業有助促進更具包容性的經濟發展。

Ad Block

 

實踐SDG既推動可持續發展,又發掘更多資金來源,實在是「一為神功,二為弟子」之舉。

 

作者簡介:

作者為豐盛社企學會董事李浩,主要負責社會效益量度培訓工作,本身在大專從事社會創新、社會創業的教學和研究。

豐盛社企學會會長為紀治興博士

更多資料:http://www.sie.gov.hk/go/kee-chi-hing

請接受以下私隱政策及免責聲明,以示你同意am730內之私隱政策及免責聲明。了解更多
接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