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成長體驗
「你知不知道工作是很辛苦的!」、「好好讀書,長大才能當醫生/律師/建築師/工程師⋯⋯」、「如果不是有了孩子,我哪需要這樣辛勤工作?」、「成績這麼差,將來怎樣找一份好的工作,養家活兒?」以上類似的說話,有沒有覺得似曾相識,曾經想過、聽過、甚至說過?有這些想法也不能責怪家長。也許工作生活壓力逼得太緊,累懷了,偶爾放負一下;又或者對孩子將來有期許,希望他將來能過上舒適安穩的日子,一時情急,把現實說得太殘酷。
我和丈夫也曾經對孩子們說過以上的說話,但後來我們決心把這些話戒掉。試想像一下,我們希望孩子能培養積極樂觀態度成長,對將來有憧憬有想像,對家庭有承擔、對社會有貢獻,自信能成為有用的人,建立這些價值觀最直接的接觸點,其實就在家長身上。眼見父母對工作毫不享受、常埋怨工作有多勞累、有了孩子等於是生活負擔,孩子萌生出「我不想長大」的想法也無可厚非,若然孩子自覺學業成績不是名列前茅,更可能好像卡通片「叮噹」中的大雄一樣,覺得自己長大後只會更沒用,工作不順意,也沒有信心建立家庭。
想孩子積極樂觀,也許我們作為家長要先學習調整自己的心態。工作和生活之間有適當平衡,正視自己的身心健康,有專注認真的時間,也要有放鬆消閒的空間。照顧家庭當然有它的壓力,但家庭帶來的溫暖也是無可取替,照顧好一家老幼,既是責任,也是打從心底裡的愛,明明說到底並沒有在計較,那麼就不要說出讓人誤會的說話。還有的是,先不要局限孩子的眼界在某些行業,世上工作有千百種,多讓孩子探索,透過遊戲、參觀,甚至親身陪伴到父母工作,讓他們了解到工作其實並不可怕,反而抱著積極好奇的心態,才能摸索出自己的志向,選擇最適合自己的崗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