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進入催眠:解鎖情緒和失眠的秘密
人生提不起勁、對事物失去興趣甚至失眠?面對這樣的情況,讓人不禁懷疑自己是否患上抑鬱症?然而,許多人對於「抑鬱情緒」和「抑鬱症」之間的差異並不清楚。事實上,負面情緒是人生中不可避免的部分,但並不代表每次情緒低落都等同於抑鬱症。
在生活中,無論是面對感情挫折、事業失意,還是人際困難,我們都可能感到沮喪、鬱悶,甚至一整天沒精打采。然而,這些情緒通常是短暫的,經過自我調整或時間的治癒,悲傷感會逐漸減弱。
但如果這種低落情緒持續超過兩周,在行為、動機、思維、感情與生活習慣伴隨著以下改變,就需要警惕。
- 行為方面:無法自我控制地坐立不安,情緒波動大,容易發脾氣。
- 動機方面:對曾經感興趣的事物失去興趣,對性生活也提不起勁。
- 思維方面:感到悲觀絕望,可能產生「上天在懲罰我」的想法,出現自殺念頭。
- 感情方面:經常哭泣,感到深深的悲傷,到了無法表達的地步。
- 生活方面:飲食習慣的改變,過度飲食或食慾不振;同時,睡眠變得紊亂,例如失眠或嗜睡。
如何測試抑鬱症?已故心理學教授Aaron Beck於1961年設計了著名的Beck Depression Inventory。這是一份心理測驗問卷,用來量化抑鬱情緒的嚴重程度,並分為四個等級:沒有抑鬱、輕度抑鬱、中度抑鬱、嚴重抑鬱。這項測驗被廣泛用於心理學領域,幫助專業人士準確斷定患者的心理狀態。
在處理日常輕微情緒困擾,如果源於特定環境或人際關係,應嘗試暫時遠離,同時,去探索生活的價值與目標,重新燃起對生命的熱情。至於催眠治療,則是提供一個放鬆及與潛意識連結的機會,來處理所面對的情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