財經
2025-08-21 08:20:00

反思新股新機制的調整空間

分享:
反思新股新機制的調整空間

港交所日前落實IPO配售制度改革,並引入雙軌制分配機制。(資料圖片)

港交所(388)日前落實IPO配售制度改革,新規定將建簿配售的最低比例從50%,降至40%,並引入雙軌制分配機制,讓發行人可以選擇傳統的回撥機制或預先鎖定配售比例。機制A與原先的規則相似,主要變化在於調低回撥比例。

分配予公開認購部分的發售股份最低比例為5%,此前為10%;超額認購15至50倍時,回撥比例為15%,此前為30%;超額認購50至100倍時,回撥比例為25%,此前為40%;而超額認購大於100倍時,回撥比例則為35%,此前為50%。

機制B引入了新選項,要求發行人預先選定公開認購部分的比例,該比例的下限為發售股份的10%,上限則為60%,且無回撥機制。

adblk5

銀諾醫藥(2591)成為IPO新規生效後,首家運用新分配機制的上市公司。該公司選擇鎖定公開認購比例為10%,國際配售佔90%,不設回撥機制。銀諾醫藥的認購人數達26萬人,超額倍數達5,364倍,並出現罕見現象,頂頭槌認購182.78萬股,也無法保證能抽中一手。支持上述機制改革的論調認為,通過引入明確的認購比例與鎖定機制,提高了發行速度及透明度,並提升新股定價效率。

然而,當銀諾醫藥選擇預先鎖定公開認購比例為10%時,公開認購中簽比率低得可憐,並在上市首日暴漲超過200%,結果與政策原意是否背道而馳,值得大家反思,想想機制是否有調整空間。

(筆者為證監會持牌人仕,本人及相關人士沒持有上述股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