臨近新年前後,受內地A股限售股解禁,人民幣貶值引發資金外流等影響,資金面轉趨緊張,推動內地銀行同業拆息向上。中港股市交投轉靜,大市今年以來升幅已被蒸發。投資者若持一定數量正股,欲以淡倉作對沖,或單純看淡市況進一步向下,該以認沽證還是以熊證較合適?
其實以上兩種淡倉沒有哪一個佔絕對優勢,只有哪一個較能配合策略部署。以熊證為例,由於較不受時間值及引伸波幅因素的影響,投資者只需按收回價選擇不同風險程度的產品,一般而言,收回價愈貼正股/指數現價,槓桿水平愈高。不過,若不幸出現強制收回事件,並同時失守行使價,便會失去所有價值,因此在入場前宜在注碼上先作風險評估。
而利用認沽證的話,雖然沒有收回機制,但就受價外/價內程度,時間值及引伸波幅損耗等多方面影響,故入市前要作立體多方面考量,如價外變價內機會、預期波幅及升跌速度等等。
產品價格可升可跌,投資者或蒙受損失,投資前應了解風險。作者為滙豐環球資本市場機構客戶及財富管理銷售亞洲區聯席總監,金管局及證監會持牌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