滙豐150周年鈔票上周終出爐。大批市民領取紀念鈔,有人一心將紀念鈔轉手圖利,亦有人一意收藏留為紀念。香港人很喜歡炒賣,說我們是炒賣專家不為過,而各類炒賣當中包含不少有趣經濟現象。本著求真的精神(信不信由你),我在數月前亦參與了大抽獎,更十分幸運地中了中等獎(即三連鈔),上周三名正言順到其中一個現場,親身觀察這些有趣經濟現象。
一個有趣現象是紀念鈔出爐首天炒價在同一日不同時段有頗大分別,據當天收風及報紙後來報道,各款紀念鈔炒價在當日上午都高開,其後中午時炒價急挫,35連張由最初的平均3.6萬元回落近1萬元,至2.6萬元,3連張由三千多、4千元大挫至約2千元。政府提醒投資涉風險,不同時間市場對紀念鈔供求及潛力有不同資訊與期望,紀念鈔炒價上落實不足為奇。
另一個我認為更有趣的現象是,不同場館甚至同一場館不同炒家回收價不同。以我所知,會展和九展回收價有一定差異。在幾經辛苦拿到紀念鈔後,我趕緊到場內回收紀念鈔的炒家問價,回應是1,800元。在場內問了幾家都是這個數。再到場外幾個不同炒家問價,結果是2,000至2,500元左右。分別雖然只是相差幾百元,但場內場外之價有差異是明顯的。
在沒有互聯網的日子,散戶如我沒法即時知道市場其他成交價,無牙力的散戶隨時被壓價。但現在資訊發達,收風用智能手機上網易如反掌,理論上同一時間不同地點價格趨一致。現在價格不同,部分由於不同鈔票「冧把」價格有別,部分因不同散戶牙力不同,但相信部分是並非所有人主動收風。就我現場觀察,很多排隊的市民沒用智能手機上網「收風」,有的吹水,有的埋怨排隊時間過長,有的用手機玩遊戲。
為何不少一心炒賣紀念鈔的人對網上訊息看似毫不關心?我對此沒有一個很多解釋,但我想到讀研究院時一個故事:在研究院時,教博弈論的老師在教訊息不對稱時玩過一個遊戲,要我們估算她手中容器容量,她容許以任何辦法量度容器容量,幾位同學當然絞盡腦汁,又這樣又那樣的,以手上各類容量差不多器皿猜測老師手中容器容量,但最後老師開估時卻只是指著容器上一個小小顯示容量標貼。
作者為香港中文大學經濟系助理教授、亞太研究所經濟研究中心成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