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於2025年7月2日與越南達成新貿易協議,對越南一般商品徵收20%關稅,經越南轉口的貨品則課以40%重稅,目的明顯是堵塞中國企業利用越南規避美國對華高關稅的漏洞。
若認為對中國無大影響則屬過於樂觀。隨著美國施壓,越南勢必加強原產地規則審查,簡單組裝與加工難再取得「越南製造」身份,「洗產地」難度大增。
中國出口商將被迫直接承擔55%高關稅,或尋找馬來西亞、泰國等成本更高但暫時關稅較低的國家進行轉運。
然而,這些替代渠道對現有供應鏈布局造成嚴重影響,例如企業需重新投資設廠、調整物流,並面臨美國未來可能對其他國家徵收額外關稅的風險。
儘管有分析認為蘋果等企業的核心產品如iPhone並非在越南生產,直接影響比預期小,蘋果供應鏈的公司的股價甚至上升。但整體而言,該協議已為亞洲供應鏈帶來巨大不確定性。對金融市場來說,貿易戰升溫將使企業盈利前景不明朗,出口依賴型企業與新興市場的避險需求也會上升。但美國此舉的重點是,其對打擊中國出口仍然採取針對性部署,未來貿易摩擦帶來的風險難言告一段落。
作者為中原證券及資產管理執行董事、證監會持牌人,並未持有上述證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