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 Block Ad Block
財經
2019-06-28 05:15:00

淺談中電商譽減值

分享:

最近中電控股(002)罕有發出盈警,指澳洲EnergyAustralia零售業務需為商譽進行減值,金額大約為60億元至70億元。中電同時表示,商譽減值為非現金項目,並不會影響現金流,但今年上半年的盈利將顯著減少並錄得虧損。消息令股價跌逾4%,至86.4元,創3個月新低。中電於2018年上半年的盈利有80.02億元。今年上半年卻因60億元至70億元商譽減值就出現虧損,即是未減值前的盈利連70億元也沒有,難怪市場如此反應。

中電將於8月初公布今年上半年業績。(資料圖片)

中電將於8月初公布今年上半年業績。(資料圖片)


每當有公司為商譽或資產進行減值,十居其九都會強調不影響現金流。是否借此淡化壞消息見仁見智,但有一點可以肯定,就是當初收購資產時買貴了。買貴了的後果是甚麼?輕則回本期延長,重則永遠回不了本,需要整項資產撇帳。經典例子就是微軟(NASDAQ:MSFT)於2014年收購Nokia手機業務,作價高達79億美元。可是,在收購後的兩年內,微軟為該業務減值合共78億美元,差不多將整個收購價撇帳。


在財報中經常看到「商譽(Goodwill)」,可有想過是甚麼來的?首先,在會計上商譽是無形資產,通常是從企業收購合併中產生。當收購一項資產時,若收購價大於可辨別資產的公允價值,超出的部分就是商譽。


不少朋友認為商譽只是用作平衡試算表的「Plug」,但其實背後意思是將一切難以定價的無形資產,例如品牌名稱、專利、客戶忠誠度、競爭地位和研發等,以一個金額籠統地歸納起來。


有朋友問到,若果收購價低於可辨別資產的公允價值而出現「負商譽」又怎樣?資產總不能負數吧?放在負債又不合理呀。其實這情況叫「議價購買(Bargain Purchase)」,差額將視為收益直接在損益表中確認。


例如中國基建港口(1719,現稱中國通商集團)於2016年進行一宗收購時,就錄得1,458萬元的議價購買收益。


回說中電,引發商譽減值的原因是當地政府將於今年7月推出新措施,令零售電價下降。中電估計,今年下半年零售業務的除稅前盈利因而減少2.4億元至3億元,而且預期此跌幅可能在未來仍會持續。


商譽減值還是其次,最大問題是盈利貢獻減少。於2018年,澳洲業務的貢獻佔中電總營運盈利的22%,香港和中國則分別佔53%和15%。影響有多少?


於2018年下半年,中電的除稅前盈利約是106.39億元,假設澳洲業務的貢獻與上述營運盈利一樣是22%,即大約是23.41億元,減少2.4億元至3億元相當於下跌10.3%至12.8%。對中電除稅前盈利的影響則是跌2.3%至2.8%。

Ad Block


受煤炭供應和維修影響,今年頭5個月澳洲業務表現已經不理想,再加上商譽減值,以及香港業務受新利潤管制協議影響,今年上半年的業績相信不會好到哪裡去。結果如何,留待今年8月初業績公布後再跟進。 



 

請接受以下私隱政策及免責聲明,以示你同意am730內之私隱政策及免責聲明。了解更多
接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