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 Block Ad Block
財經
2017-04-18 06:00:00

產業化是香港的大學出路

分享:
圖為香港大學校園。(資料圖片)

圖為香港大學校園。(資料圖片)

香港的大學被取笑淪為學店,不是一朝一夕的事。大學學店化的指控有幾類,香港的大學科學類學科,好像數學、天文等,因資源要在大類收生下按人頭分配,所以收生不足,被迫摺埋。第二,就係香港的大學普遍碩士課程無人讀,結果淪為「賣學位」給內地人的學位工廠。因內地人很識計數,香港學士讀4年,碩士又讀兩年,不計延期畢業,只要多工作一年,剛好夠7年可拿香港身份證。


左翼很不齒這類現象,因為左翼是反對教育商品化,反對資本主義。我也很不齒這種講法,原因剛好相反,因為學店也分層次,香港的大學正正就是低級的學店,不夠商業化和產業化;結果弄成現在四不象,甚至不能演變成一條大學產業鏈。


香港的大學財政來源,主要來自商人捐贈和大學教資會。商人捐贈很講當屆校長吸金能力,如中大前校長劉遵義,把書院當成商品去賣,錢是拿到了,代價是破壞了中大多年來行之有效的四書院聯邦制文化,引入大量新書院。又或者可以把整個學系拿去賣,好像香港大學的李嘉誠醫學院等,多了「李嘉誠」三個字。大學教資會更無聊,獲取資助的多與少有多個考量基準,其中一個要睇大學的研究潛力,但潛力呢樣嘢,好難量度。未發明光纖時,大家都估唔到咁勁,潛力咁大,所以最簡單客觀標準係睇論文數量和論文頁數。因此,這間接影響大學的教授或博士級講師晉升考量標準,一班老師又陷入官僚的無間地獄,為了教席和人工,只好不停去量產論文,重量不重質。

Ad Block


這樣搞法,老師要跑數,又如何有心力教出好學生?而且工夫也花了在量,而不是在質,教授又如何做到傳世和對社會有意義的研究。但又無計,教資會係大金主,金主扼住了大學的喉頸,你又奈佢唔何。


要講最產業化的學店,應數耶魯大學。參考該大學年報,真係發現好多insight。當然,部分的大學財政來源離不開捐贈、贊助和學費收入等,但這幾類收入是梗數,年年變化不大,佔耶魯大學收入比例漸高的來源是耶魯大學的基金會。耶魯的成功,連哈佛都跟住參考,但哈佛只學到皮毛,哈佛也有自己投資委員會營運的基金,但在投資配置方面不及耶魯多元化和眼光好,所以回報尚差幾班。

Ad Block


耶魯大學的基金玩法是非常進取,不差於一般商業世界、金融戰場的對沖基金和天使人。耶魯基金經驗豐富,不是只買美國債券、定息產品的保守基金,由1973年已經開始玩一些相對高危的投資,例如槓桿收購、VC(風險投資)、投一些創投項目等。其中曾在2005年末狙擊領匯(823)(現稱「領展」)的「壞孩子」TCI基金(Children’s Investment Fund Management),即是耶魯大學投資的對沖基金之一 。《華爾街日報》曾報道,耶魯大學於2004年投入約2億美元,2006年3月撤回投資,賺了逾3億美元 ,回報甚豐。

Ad Block


產業化對科網發展、工程和商學院也是好事。工程、商學院有好的學術研究和好的名聲,這是商界想要但又缺乏,調番轉,大學又只顧做研究,太離地唔識世界點運作。兩者只要有良好交接,就可各取長短。香港的大學常講「院校自主」,但院校自主的前提是財政獨立,如果資金來源被金主扼住喉嚨,你要講幾崇高的人文價值都無用,因為無錢,你點寸得起。下回再續。

 

請接受以下私隱政策及免責聲明,以示你同意am730內之私隱政策及免責聲明。了解更多
接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