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 Block Ad Block
財經
2018-12-12 06:00:00

高官擁70伙住宅也不能囤積居奇

分享:

我明白在現今世代,仇富的市場是很大。在香港地,成為下一個李嘉誠(又或者自己的老竇就是李嘉誠)大家是想都不敢想的了,但上車買樓都仍然是大家心中發達的第一步。當大家唔去日本旅行努力儲錢都還未儲夠首期時,看到有人坐擁幾十項物業時難免會有說不出的難受。 

香港的私人住宅數目以百萬計。(資料圖片)

香港的私人住宅數目以百萬計。(資料圖片)


不過,難受歸難受,仇富之外我們還是要保持理性。前幾日姚松炎教授在他的網誌上列出不少高官都坐擁大量物業,然後指他們「囤積居奇」是樓價上升的元兇,我實在是不敢苟同。


姚教授在文中列舉了不少擁有內幕消息的行政會議成員和政府官員都坐擁不少物業,例如有行政會議成員分別持有70項和25項物業,另外,亦有幾位行政會議成員坐擁接近10項物業。除此之外,政務司長張建宗和創科局長楊偉雄分別持有9個和10個香港物業,是問責官員中的樓王。


當然,如果有人利用內幕消息來買賣住宅自肥,是人神共憤,但姚教授認為官員擁大量物業的另一問題是囤積居奇。他在文中指,「尤其是當政府堅持認為香港樓價居高不下的主因是房屋供應不足,那麼縱容一人或一家公司擁有多伙住宅,變相容許囤積居奇,豈不成為直接導致樓價上升的元兇?政府卻坐視不理,反而玩埋一份!」

經常把供求放在口邊的姚教授不可能不知道,樓價是現在和未來租金收入的折現值,現在房屋供應不足影響的是現時的租金,市場預計政府推不出地,影響的是未來的租金,兩者都令樓價上升,反而「一人或一家公司擁有多伙住宅」的「囤積居奇」,如何導致樓價上升我卻要請教姚教授。


我們先不理所謂「囤積居奇」其實在某程度上可以穩定樓價這個經濟101的基本概念。「一人或一家公司擁有多伙住宅」本身是否能囤積居奇都已經是一大疑問。要囤積居奇本身就要有一定的市場佔有率,但要多少才足夠呢?這沒有一個肯定的標準。讓我給大家一個相關的數字,美國司法部在考慮是否批准企業合併時,各企業本身的市佔率當然是一個重要因素,而當平均每間企業的市佔率超過20%時,司法部便會認為這是一個高度集中的市場。

Ad Block


香港的私人住宅數目以百萬計,即使不是所有物業都在市場上求售,那位坐擁70項物業的行政會議成員所佔的市佔率都高極有限。就以最近一年住宅樓宇成交量計(約6萬宗),這位行政會議成員的市佔率都遠遠不足1%,我都不知「囤積居奇」是從何說起。
 

請接受以下私隱政策及免責聲明,以示你同意am730內之私隱政策及免責聲明。了解更多
接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