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 Block Ad Block
新聞
2021-08-17 04:30:00
日報

從應援文化看延伸的意義

分享:

為心愛的偶像「應援」可以去到幾盡?近來社交平台都被「鏡粉」(組合MIRROR粉絲)為偶像應援的各種舉動「洗版」,巴士車身橫額、廣告燈箱,甚至郵輪船身都出現精心設計的祝福字句,不禁驚嘆粉絲們的能力是如此強大。

應援文化源自日本,是為運動員加油的一種方式,後來由韓國「發揚光大」,發展出五花八門的應援方式,例如偶像生日會粉絲們會在各處顯眼的公眾地方設置祝福廣告;又會為偶像發行唱片等。各個偶像又會為粉絲安上有含義的特別名稱,亦會有其專屬的應援顏色。應援文化在本土迅速地發展,背後包含了不少人的關愛,及人與人正面互動的體現。

在「追星」過程中,年輕粉絲們的自我認同感亦有所提升。在「心理社會發展理論」學者艾力遜提倡的「人生八階」中,年輕人處於「自我認同vs角色混淆」的階段,他們會在成長過程中不斷認識及建立自我形象。如今追星不再是被動地默默支持偶像,粉絲們會互作貢獻,有設計天分或善於攝影的,會負責設計應援宣傳品;善於組織策劃的,會負責統籌活動等,能夠發揮個人強項的同時,青少年亦漸漸建立自信。

此外,追星一般人認為是年輕人的專利,現時不少父母與子女齊齊追星。年輕一代漸漸會發現原來父母也不是想像中那麼古板,家長開始理解追星也不是一面倒負面的事。這些微妙的變化,無形中拉近家庭成員間的關係。

更有意思的是,在應援文化中,看到正能量及關愛文化在萌生。除了在外形和能力,當今社會更看重的是偶像的性格及價值觀,他們正面的理念及想法能夠帶動粉絲們追尋夢想;偶像亦會感激粉絲們的支持而鞭策自己做得更好,這些力量和良性循環能讓彼此一同學習、進步和成長。

誰說「追星」就是不好?只要能理性不過火,還是能發掘很多可愛及有價值之處。

請接受以下私隱政策及免責聲明,以示你同意am730內之私隱政策及免責聲明。了解更多
接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