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 Block Ad Block
生活
2020-04-15 04:30:00
日報

家長動口不動手 孩子信心自然高

分享:

很多家長都希望培養自己的孩子有良好的自信,尤其是將要參加小一面試的孩子,家長會更加緊張,用盡方法令孩子表現自信。有時候家長又會問,自信可由甚麼年紀開始發展,其實答案很簡單,由孩子開始懂事,一兩歲的時候,孩子的自信便慢慢開始建立了。

想協助孩子建立良好的自信,家長必須要緊記這個重要的概念:「家長動口不動手」。年紀小的孩子在日常生活中其實經驗着很多的困難:玩玩具時未能成功、自己吃東西時把食物跌在地上、穿襪子的時候左右掉轉等,當孩子能處理自己的困難,自信便會開始建立。家長首先要「忍得」,不要出手協助。

可是,很多家長未能接受孩子的不完美,忍不得不幫助他們。其實家長的幫助是拿走了孩子嘗試用自己方法處理問題的經驗,就算成功了,這功勞也是媽媽的,不是孩子的。昨天我看到一個孩子想吃糖果,糖果在包裝紙內,她要吃糖果,必須要先把包裝紙打開。旁邊的媽媽一手便把糖果拿走了,開了糖果並對她說:「你這樣不小心,丟了就沒有得吃。」這家長違反了動口不動手的原則了。
 

批評打擊自信
所謂「動口」,是指當孩子在用自己的方法解決問題時,家長在旁的說話回應。就以上的家長而言,孩子嘗試自己把包裝紙打開,雖然家長動口了,但她的說話是包含着不信任和批評,如果我是她的女兒,我就會沒有再嘗試的信心和勇氣。我所指的「動口」,必須是一些鼓勵和讚賞的說話。孩子自己嘗試把糖果紙打開,就算最後糖果跌了在地上,我也會稱讚她:「你很有辦法自己把糖果紙打開啊!」當孩子把食物放進口裏,就算有一半掉了在地上,我也會讚賞他:「你很會自己吃東西呢!」而不是強調他的食物掉在地上。

當孩子每天也會聽到很多欣賞的說話:「你做得到!」「你很有辦法!」「你可以的!」等說話,孩子潛移默化便會覺得:「我是一個有用的孩子!」自信就是這樣建立了。在以上的例子,我認為孩子能用自己的方法打開糖紙,比糖果有否跌在地上重要,所以當家長太過重視事情的成效得失時,往往也未能培養出自信高的孩子。家長要接納和信任孩子用自己的方法處理困難,縱使孩子暫時未能做到家長的標準,但家長在旁動口稱讚,不動手幫忙,孩子不但自信高,也更有動力去繼續嘗試,他們的方法很快便會勝於父母。

請接受以下私隱政策及免責聲明,以示你同意am730內之私隱政策及免責聲明。了解更多
接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