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 Block Ad Block
娛樂
2017-01-20 06:00:00

曾幾何時,入場為了睇周星馳(上)

分享:
《一本漫畫闖天涯》,有種粗疏貫串成齣戲。

《一本漫畫闖天涯》,有種粗疏貫串成齣戲。

《望夫成龍》,為90年代揭開序幕的第一齣周星馳電影,完全不搞笑。

《望夫成龍》,為90年代揭開序幕的第一齣周星馳電影,完全不搞笑。

《咖喱辣椒》,好好睇的Buddy Film。

《咖喱辣椒》,好好睇的Buddy Film。

《師兄撞鬼》配驃叔。

《師兄撞鬼》配驃叔。

《賭聖》,周星馳電影風格之真正確立。

《賭聖》,周星馳電影風格之真正確立。

上星期在觀塘睇《天煞異降》,開波前,先送上由周星馳和徐克親身演繹的《西遊伏妖篇》第二段trailer,即徐克玩緊扭計骰,周星馳上前話啲電腦特技好正嗰段……


1.全.場.靜.默。不是單純冇笑那一種靜默,而是根本連些微反應都沒有的死寂。不是咁邪吧?我立即四圍望,咦唔係冇人喎,仲坐滿了4/5觀眾。

2.Why會咁?我明明經歷過一個只要見到周星馳(就算企棟棟保持緘默)都必定全場爆笑的年代,而我,亦自然是其中一個,仲係笑到最癲嗰個。

3.於是突然想回顧那一個周星馳嚴重支配我們面部神經的90年代。就由1990年開始。那一年,周星馳已經OK紅,而當年不少OK紅的電視演員,都會拍埋戲(今時今日反而壁疊分明),而事實是,他早在1988年已經開始拍戲。

4.但那段時間的戲,大抵都抓不住(又或根本冇諗過要去抓住)周星馳的個人特點——嚴格來說是都抓不住當時觀眾喜歡的周星馳個人特點。

5.還有一個嚴重問題:濫拍。睇番1990年,10齣。除咗1月、11月和12月,每個月都有周星馳(掛帥的)電影上映,當中除了5月《咖喱辣椒》和8月《賭聖》真正奠定他的地位,其餘的,應該都冇乜人會再提,只當是香港電影市道興旺時,亂咁拍的過眼雲煙——偏偏我有睇晒,我當時實在太鍾意睇周星馳嘞,但再鍾意,理性還是要話俾我知,拍得極度粗疏的《一本漫畫闖天涯》實在唔算好睇,最好睇嗰場就只是周星馳上台高歌「你老竇有身紀~紀~紀~紀~~恭喜~恭喜!」,問你死未?《風雨同路》,根本唔需要搵周星馳拍囉。《小偷阿星》,主角由始至終都是陳觀泰,海報卻用周星馳個大頭作招徠,呃鬼我。《師兄撞鬼》其實唔太差,但周星馳明顯擠唔入驃叔和馮淬帆個Universe……還有(牌面好笑其實好悲的)《龍鳳茶樓》、(真係得啖笑的)《無敵幸運星》、(完全唔識形容的)《江湖最後一個大佬》——問題是,即使成齣戲再有問題,周星馳的演出部分其實冇問題,只是那一年的他仲未能夠單靠個人光芒去凌駕成齣戲。

6.當然,之後再冇呢個問題。1991和1992那兩年,他拍戲數量依然嚇死人,但每一齣都收得(最唔收得是《情聖》,個感覺太80s,不合時宜,但都收過千五萬喎)。當年的我太Crazy,每一齣我都例必入場觀看然後再租LD並Dup成帶以便不時翻炒,在我眼中,周星馳電影只有「好睇」和「好好睇」之分,甚至被植入一種觀念:他的電影充分展現「後現代主義」(而我當時連「現代主義」係乜都唔知)。

7.但到了現在,我會說,那一批在90年代初相當收得的周星馳電影,並非每一齣都是佳品——票房數字(這種數據)所反映的不是質素,而只是熱潮,熱潮就是一種社會大多數人都在參與(而未必理性的)的事;至於所謂「後#現代主義」的展現,不過是有些人(食飽飯冇屎屙)對熱潮所做的一種詮釋,一種過度詮釋。或許,「無厘頭」的興起,真的跟「後六四」情緒的釋放有點關係,但其實,香港人一直都咁鍾意睇笑片,就像80年代某些明明不旨在搞笑的戲,都要夾硬攝入大量搞笑場面和情節。

8.「周星馳笑片」,一種轉變了形態的香港笑片——不再像過去般純以情節作為產生笑意的主導(以便由任何演員去演,觀眾都會識笑),變成了必須要由周星馳本人親身去做,總之一切都要由他主導,才能真正直達爆笑的根源。唔信?不妨看看古天樂事隔多年後,將《家有囍事》常歡所患的「無定向喪心病狂間歇性全身機能失調症」重新演繹……那一刻,我是戥佢尷尬的。

9.原來當時的我,入場只是為了睇周星馳個人表演——但,咁仲算睇戲咩?一齣真正好電影,包含的應該更多更多;好在,1994年及之後幾齣周星馳電影,都是真的好電影。但冇位了,下星期再講。

10.補充少少:1990年周星馳還有一齣《望夫成龍》,一對夫婦由鄉間走進城市,感情由鄉間的純真,到城市後逐步變異。成齣戲近乎完全不搞笑,但真摯動人。

請接受以下私隱政策及免責聲明,以示你同意am730內之私隱政策及免責聲明。了解更多
接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