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 Block Ad Block
新聞
2010-09-13 06:00:00

國際城市自然沒有書城

分享:

曾俊華司長台灣文化之旅,參觀台北誠品書店。董事長吳清友當面告訴曾俊華,香港去了幾百次,早就想進軍中環銅鑼灣,但租金貴,很難辦,現在嘗試中,希望三年成事。香港自稱國際城市、東西文化交滙點,一個書城也沒有,是奇事。從事文字工作的朋友,都懂得網上訂書或到深圳廣州書城,貨源沒有問題。書城的目的,不是為了買賣,而是製造空間給下一代。

就像大陸書城,你總覺那些坐在地下、倚著書架目不轉睛的小孩,腦子就在孕育城市的未來。去年湊巧聽過兩件關於香港書城的事:一,讀《明報》訪問陳冠中先生,得知他曾提議把中環大會堂高座改造為「香港書城」,邀請各大小書店進駐,在黃金地段設立文化地標,移風易俗,可惜當時民政局說這牽涉很多部門,沒有下文;二,還在做《META》的時候,訪問了聯合出版集團陳萬雄先生,除了分析杭州和新加坡如何成為圖書集散地,也寄望香港的書業要力保中國前列位置。為何沒有書城?都是因為租貴,搞不起。早已習慣這種說法。而大抵很多讀過簡明香港地產史或經濟簡要的人也早已知道,租貴,很大程度上是人為操作出來的「自然現象」。原因是極之傾斜的土地政策,令我們連一座書城也搞不起。至於傾斜土地政策的得益者是誰、此批得益者是否愛書、除了送子女出國外,有否考慮本土孩子的文化修養,相信都不用我說了。父母官為提升下一代文化水平著想,早就應該要努力克服「自然現象」吧,雖然很難。書城作用好比中央圖書館,是國際城市的精神中心所在。這次開了個好頭,三年後,希望政府不要說這是上一屆政府的政策,現在要「重新研究諮詢」、「平衡各階層利益」。

救命!

李祖喬 - Roundtable成員、獨立青年社科雜誌《META》主筆,現為新加坡國立大學亞洲文化研究博士生。

Ad Block Ad Block
留言專區
Ad Block Ad Block
請接受以下私隱政策及免責聲明,以示你同意am730內之私隱政策及免責聲明。了解更多
接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