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 Block Ad Block
新聞
2017-01-19 06:00:00

一顆令人出神的米

分享:
稻田變身油菜花田:在台東池上的農民,會在每年初種植稻米前種油菜花,目的是以其替代化肥,當油菜花全數開花後,就會被打入稻田裡當作肥料,這成了稻海以外的另一壯觀畫面。

稻田變身油菜花田:在台東池上的農民,會在每年初種植稻米前種油菜花,目的是以其替代化肥,當油菜花全數開花後,就會被打入稻田裡當作肥料,這成了稻海以外的另一壯觀畫面。

米飯就如潔淨的清水一樣,是源於大自然的產物,我們最基本的食糧,它的收成除非受到天災蹂躪或是戰亂干擾,人類對它慣常的依賴都是毋庸置疑的。雖然當下沒有出現戰爭或災難場面,但我們卻開始對水源,對米飯起疑,感覺何其悲涼。
 

位於泰北的稻田

位於泰北的稻田

就算方便.也要珍惜
小時候受到父母強力勸導,米飯是經過農夫艱苦耕種而來,粒粒皆辛苦這話已聽過幾百遍,就算本身不特別喜愛米飯的我,也要吃乾淨碗裡每一顆米,雖然當時不太明瞭種米程序,唯有靠無限想像,我想像到農夫在烈日下插秧,等七七四十九周才可收割,收割時每顆米經過細心挑選後,一顆一顆的摘下來放進布袋裡,摘好幾千次才夠一碗飯的分量,所以每碗飯都是由純手工打造出來,稍一不慎吃剩米飯的我,如果不被叨嘮,就會被內疚感暗暗拳打,然後插秧、氾濫的汗水,和一顆顆收割畫面,在腦內無限播放,這就是我對米飯的童年印象。


給我信心放入口吧!
雖然聽說六十年代之前有元朗絲苗,後來被本地農民放棄種植,然後演變成靠外地輸入米糧,澳洲、泰國、日本的「來路米」,所以從小就不在意元朗絲苗是否實體米,在意的只是「香Q」的程度,乾瘦硬的不喜歡,就是這樣簡單。
不幸的是,對於食物安全,近年種種事件,已經讓人對一些恆常的食材失去信心,而這裡大部分食材都漸漸地由本地生產,轉移到依賴由某國提供,無奈地我也因此改變了我飲食態度,每次吃前都會思前想後,擔心是否含有違禁農藥、抗生素、添加物,甚至人道方面都要考慮,就算自決地到菜市場買菜,也未必能夠完全掌握食材來源,試過有攤販對來源地的查詢支吾以對,甚至不耐煩欺騙你是本地蔬果(後來卻發現包裝箱標籤都是簡體字和pu tong hua式ying wen)。

Ad Block


要自求多福到何時?
上星期的疑似膠米事件,再次將食安問題激活。究竟我們從何時開始,要懷著高警覺性,有如身處動亂國家般的心情吃飯和買菜?而米飯這樣基本的食物,為何總是要被動地單靠輸入,而輸入的又能否有完善的系統去保障我們?答案在心中了吧。
諷刺地,眼見我們日益擴大的棕地,飽受污染而不能再耕作,另一方面卻有些熱心人復耕荒地,例如在二澳、八鄉、蕉徑、塱原及新田等地生產本地稻米,實在令人欣慰。


香港耕種的精品式稻米
我不奢望我們能一下子像台東池上地區的稻米產業般輝煌,尊重環境,對品質的堅持,和重視商業與農業之間的平衡互惠關係,至少,這裡能讓消失了的稻米田復生,重現出清風拂起翠綠,或金黃稻海的恬逸景象,令人心感安慰;雖然只能在小規模的鄉郊平原上,生產精品式稻米,但起碼他們還有堅定和熱誠的心,為本地稻米供應重新打好基礎,提供可以信賴的食材,在日漸膠化的城市,為我們闢出一個濃厚田園風的護牆,為利益為上的社會,提供心靈的慰藉。

Ad Block
請接受以下私隱政策及免責聲明,以示你同意am730內之私隱政策及免責聲明。了解更多
接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