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 Block Ad Block
生活
2020-11-30 04:30:00
日報

不是不該怨便能不怨的

分享:

她的父親去世了,她深感內疚和遺憾,恨在他臨去前沒有為他善終。事實上,她天天到醫院照顧他,只是深知對他不夠好。爸爸軟弱、出軌、酗酒、不上進,小時候對她不好,長大後還多次摸過她的胸。「在他走之前他應該最想得到我的關愛,但我沒有滿足他,有時還刁難他,覺得自己沒有成長。我從沒說過恨他,其實好想大聲說出來。」

這可是他種下的因果,不能全怪到自己身上。

對父母懷恨或埋怨是沒成長,但不一定是錯,要看因由。受過父母傷害,艱難挺過了,不是覺得不應該怨便能不怨的。合理的怨恨沒問題,問題只是壓抑了,沒有轉化恨。你可以內疚,但不能否定是誰先對你不好。你能做的不是沉溺在遺憾或怨懟裡,抑或想改變他們,而是修養好自己。如她可嘗試理解爸爸的難處和軟弱,假使他有能力,上進和負責任一點的話,應該可以做一個較好的丈夫和爸爸,但他沒有。被他摸過,不能原諒他是合情合理,要內疚的應是他。

事實上,很多父母對子女都不夠好,不負責任。子女要做的不是抱怨,而是知命,不要讓自己重複父母那樣的不好便已進一步,沒有白出生。

有人能跟父母親密,有人很淡薄。每個家都有獨特的、也許是前生續約的緣分,是親是疏輪不到你強求。人不是為跟父母黏在一起才出生的,你有其他任務要去修成。別設定兩代關係的必然道德,犯了愚孝或愚愛,助長了心結,這才是兩代要修的功課。

請接受以下私隱政策及免責聲明,以示你同意am730內之私隱政策及免責聲明。了解更多
接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