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 Block Ad Block
新聞
2017-04-13 11:45:00

了解行業內的「魔鬼」

分享:

本週的專題特意寫給一些初畢業的景觀設計師或有意投身本行業的學生們,希望能分享一點業界內的實務。畢竟每行業均有它的生態與形狀,既有「天使」也有「魔鬼」的一面,想擠身其中,當然要了解自己的能力、性格及對行業回報的期望合適與否,讓自己當一個貼地,而又貼行情的生力軍。

設計行業向來予人一種具前瞻性、天馬行空、自由度高的印象,然而,景觀設計為其中一種建築工程性質的科目,屬專科類別,或許您會想:「好玩、專業? 這麼兩全其美,想必是絕世好工!」如果您抱著這個心態的話,我會建議您先好好讀完下文,了解實際情況,以免期望跟現實的落差過大,影響日後工作的心理質數。

先由自身弄清楚,若您想專注賺大錢,可以投身商界;要工作無束縛則可選擇自由業工種等。別誤會,我不是要數甚麼血淚史,而是希望您們能簡單窺探一下行業經營的定位,使其對自身崗位的責任有所概念,從而學習保持健康心態去面對行業內的「魔鬼」,最終能在行內走得更遠。

 

 

首先必需要理解,在實戰設計工作的環境,並非所有項目如想像般好玩,項目的種類、性質從來都不是由業界/顧問公司自行決定,而是跟所有商業機構一樣,以市場需求及地方政策為主導,例如,有機會手上九成都屬同一類別的項目,又或業主們不斷要求重複公司過往一類款式的設計規格。再者建築工程跟經濟向來息息相關,故經濟好時,或許會通宵達旦做個不停,經濟差則不論年資或所屬階層都有機會飯碗不保。

舉個例子,2008年金融海嘯,建築業界首當其衝,投資項目一個個宣布無限期暫停,本地大、中小、型的顧問公司均大量裁員。但踏入2009-10年間,國內經濟數據大好,正值國內房地產發展最蓬勃的時期,顧問公司紛紛以國內項目為銷售重點。當年不少同業,平均手上十個國內項目,才對一至兩個本地的。到近年,各主要市場開始轉型,國內發展項目又趨往減產量,但卻提升進行中的項目質素作為調整之策略。

由於景觀為專業設計行業,無論在開源及守業範疇,均需要確保公司有一定人力及技術資源,加上為保商譽,亦不能隨便大幅裁員。但面對這種不穩定的經濟及政治環境,行業內的老闆們為保企業能因應時勢生存,主要行內的設計顧問大至分為兩類較能維持增長,又能控制人力成本開支的運作模式。

第一類以年資較長的大企業為主,團隊人數多,普遍設計產量比較多,項目面積也較大,為確保企業效率,這類企業會把工種會分得很細,比較集中資源運用,例如設計與項目管理會分開不同人或隊伍,按技能來處理,如本地設計師能以中、英文語言溝通,故日常工作多參與會議、對外溝通,較少機會替項目做設計,日常負責的工作或會比較單一,但久而久之,能訓練到精通某些主要技能。

第二類則規模較小,以Studio式運作,普遍接的項目種類相對繁多,公司人力資源會較少,故不論設計或項目管理,整個過程都需要隊員親力親為及緊密合作,而日常工作則會傾向多方位發展,日子有功,工作技能則會較平衡全面。

最後,相信大家最關心一定是那類型企業的工資較高、前途較好,但有留意上文的讀者應該大概知道,其實是沒有既定答案的,基於市場的主導,景觀行業的薪酬待遇從來都是「海鮮價格」。當然,薪金會隨年資向上,但也是基於有利的條件及時間才會發生,如果市場沒需求,則晉升及加薪都有一定壓力。

總括而言,相比很多行業,景觀這一門還算是比較新興的專業,尚未發展到僧多粥少的地步,故有機會享有不俗的薪酬待遇。但要提醒入行者,如計劃在業內作長線發展,除了要鍛煉好技術之餘,亦需要有心理準備經歷時代風浪,要生存在淘汰性高的設計行業,不可安於現狀,要有居安思危心態,因應時勢而不斷自我增值。

請接受以下私隱政策及免責聲明,以示你同意am730內之私隱政策及免責聲明。了解更多
接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