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 Block Ad Block
新聞
2017-08-31 11:15:00

抵擋颱風的城市樹木修剪法

分享:

一連兩颱風襲港,新聞一定會有塌樹的相關報道,經過往統計,強風多吹倒市區內的行道樹,其次是較小型開放空間的樹木。在自然界中,大多數的樹木在自然土層裡健康生長,可以抵擋颱風的吹拂。反觀市區,大多將樹木移植在不夠根部橫向生長的植穴。藉此想探討一下,有何措施可減低市內種植的樹木被颱風吹倒的風險。在此必須先了解自然界的樹木是如何抵擋風的力矩,如下圖所示:

(©Claudia Yu)

(©Claudia Yu)

颱風天時強風吹襲樹木,猶如汽車在快速道路行駛面對強大的空氣阻力,但自然界的樹木根部生長不受環境限制,即使多樹冠密度較高的大樹亦不容易被吹倒。而城市內的樹大多長在人造的種植槽上令根部生長受到限制,形成上闊下窄的結構,如樹木的外形規模與枝葉密度較高,其受到空氣阻力的影響則越大。定期修剪枝葉除了外觀上的因素外,其實也是一種減低樹木被颱風吹倒的一項措施。

以科學一點的角度看說,若找出最小修剪對應最大空氣阻力的關聯性,便可以做為樹木防颱修剪的參考值。一般修剪樹木的原則都需要確保樹木不被過量修剪而產生健康問題,按標準不可多於整體結構的四分之一計算,但對樹木的形態,則以外觀為主而未有具體的參考數據。

然而,在健康無病害的狀況下,如果結構枝細且葉片重疊性不高,氣流通過容易,基本上不會被強風吹倒。若樹冠外形輪廓多為圓錐形或尖錐形,且枝葉重疊密度不高,氣流通過容易,在健康的狀況下,樹木較不易被強風吹倒。

為了減少樹木受風的力矩,保留的枝葉應該集中在樹冠最上端,以及樹冠下緣部分,並考慮人車通過高度,所以與地面至少保留1.8 至 2米以上的距離,這亦能夠保留樹冠頂部的生長點,修剪範圍自樹冠上部外側以弧線方式修剪至下部,以及樹冠下緣,最後完成的樹木呈現「蘋果核」形狀,這種結構外形不但可減少強風對樹木所產生的力矩,而且在不破壞樹木生長的情況下,確保根部有足夠的抓地力。

(©Claudia Yu)

(©Claudia Yu)

請接受以下私隱政策及免責聲明,以示你同意am730內之私隱政策及免責聲明。了解更多
接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