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 Block Ad Block
新聞
2019-10-18 05:00:00

創業後的個人理財

分享:

身邊有很多創業朋友,可能是工程,銷售,市場推廣出身,但都不是讀會計或財務的。可能因為會計的朋友在財務上都比較保險穩建,未必會喜歡承擔創業的風險。另一說法,創業的朋友比較會冒險一點,亦都未必喜歡財務會計的工作。
 

很多創業家在工程,銷售,市場推廣等都有卓越的成就,偏偏有不少案例在個人或公司理財方面做得不夠好,出現很多問題。有人常常問,究竟創辦人應不應該有工資呢?我自己的看法是,創辦人應該要有工資,儘管創業初期工資可能較低,低於市場的水平。如果創辦人不收工資,最後即使生意是能經營獲利,原來只是建基於創辦人不收工資的前提下,即是所得利潤根本不足以支撐到正常的薪金支出。一當創辦人收取市場正常工資後,生意立即變成虧損,這絕不是一個健康及好的現象。

再者,創業絕對是一個漫長的過程,不是一件短時期的事,往往公司要捱過三五七年後才有爆發性的增張。如果創辦人不收工資,可以不收取工資多長時間呢?創業只是人生中的一部分,你還需要有其他人生的規劃,例如結婚生子、買樓。這些都需要一定收入的基礎,買樓按偈等亦需要入息證明。若因為創辦人的身份而沒有了固定的每月收入,都會影響到很多人生的規劃的。

另外一邊較極端的個案,是創辦人收取一個很高的工資。投資者一看到原來公司的其中一個大部分支出就是創辦人的工資的話,就會覺得創辦人不是真正的在創業,而只是創造一個就業機會給自己。這絕不是一個良好的訊息。所以不少投資者在初頭階段都會期望創辦人不只是為了工資而創業。而若果創辦人願意開始初期收取較市場為低的工資,某程度上也能顯示其創業的決心。目標當然是希望生意能一直增長,當公司開始踏入盈利階段時,才慢慢調整自己的工資到一個合理的市場水平。

另外一個問題是,有些創辦人會一開始創業時把個人的財務及公司的財務混在一起,這也是非常危險的。因為當投資者要看公司的財務狀況時,他要如何去看呢?如果公司的財務狀況不清不楚,最後也看不到是賺還是虧損,看不到發展潛力,都是不利於投資者去理解你的生意模式,甚至影響對你的信心。

相信創業者一開始時必定是投入了不少精神時間,甚至是金錢。這些個人投入的資金,都必須跟個人的財務分開由兩個不同的戶口處理,而不應該長期把個人帳戶和公司帳戶混在一起。     

請接受以下私隱政策及免責聲明,以示你同意am730內之私隱政策及免責聲明。了解更多
接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