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 Block Ad Block
新聞
2019-12-31 12:30:00

數天涯,依然骨肉,幾家能彀?

分享:

第一次聽到以上詞句是在台灣作家李敖的電視節目上,聽後頗有感觸。此詞句出自清朝文人顧貞觀的詩詞「金縷曲二首」;時其友吳兆騫因拒絕試科場案的複試而被流放充軍塞外,縱使他盡力營救,始終付水東流。故顧作此詞實為感觸友人未能與家人團聚的悲涼。

想及這詞句皆因這半年裏,因香港反中送法被捕被囚的人不知凡幾,他們可能被判坐牢若干年,未知能否安全度過在獄中的飢寒歳月,屆時出獄後也未知世局如何,更悲傷者是他們是否仍能夠與家人團聚,抑或各散東西。當然,你可以說他們可能只是坐五年至十年監,又何須那麼悲觀?但世事難料,世局無定,說不定當他們出獄時家人有離世,亦有移民至不知何處。這情況就有如台灣白色恐怖時期,不少反政府人士下獄,有些死於獄中,有些則出來時亦妻離子散。曾經在戰亂中活過的人,也一定遇過這種家破人亡的人或遭遇。

從更真實的情況看,不少年青人都找機會走離香港,特別是因參與街頭示威或曾被警方登記者。據我知,走來台灣的青年學生也不下二百人,他們能以短暫的方法(如旁聽)留居台灣,也受到某些團體的接濟,但前途未卜。這情況就有點似六四事件後,不少中國大學生或學者走出國內,遠走他方來求生存,不願被拘留作階下囚。這種顛沛流離的生活,特別是對於只有十多歲的青少年人,那是一種煎熬,他們為民主自由而付出了沉重的代價,未來更是否能與家人團聚實屬未知。

現時我相信想離開香港移民國外的人必定很多,他們逐步移離香港,與親友也必定聚少離多,在無奈的情況下移居山卡拉(什麼馬爾他等)也不惜。這種悲傷失落實不足外人道。要知道離鄉別井,到遠方重新建造家園,實在是艱難的事,所謂萬丈高樓平地起,這種遠離家園的生活滋味實在不好受。

另一方面,能夠留下來的香港人,他們不是老弱殘兵,就是身不由己;這種心境與未能與家人團聚的情況不遑多讓。總的來說,他們需要慰藉,鼓勵和溫暖。這樣,誰會擔負起這種責任?又香港的前景是否只會更差,所謂人去樓空,只剩得那些媚共的人,這樣的家園又是否值得廝守下去?

Ad Block

但願在二O一九年底以上這些感想只是朝夕,當明天醒來踏進新的二O二O年時,一切都能推倒重來 !

請接受以下私隱政策及免責聲明,以示你同意am730內之私隱政策及免責聲明。了解更多
接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