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 Block Ad Block
新聞
2020-10-27 13:30:00

中華文化認同

分享:

上次提及國民身份認同問題,這其實與成長背景密不可分,這才會有是否歸屬那個國土的爭論出現。一般來說,香港人認為自己是香港人,就如台灣人認為自己是台灣人,這與本土的成長自然連成一體。概因在這些土地上成長的一群就不是中國管治的人民,我們自然而然是認同自己屬於當時管治的政權。所以,殖民地成長的便歸自己為英籍;中華民國或台灣成長的便歸屬台籍,這是順理成章的事。可是,我們也不能否定自幼我們便受中華文化的教育和薰陶,所以我們才有中國人身份的灰色地帶;而就是這方面也與中共掛不上鉤,因為在中共管治的大地已經是赤化,馬列思想和文化大革命已革走了不少甚至大部分原有的中華文化。我們舊有文化中強調的禮義廉恥等優良素質現已蕩然無存,留下來的可能只有喧嘩或無恥的作為如貪污和鬥爭。

 

但綜觀來說,中港台甚至其他華人地區,都仍保留若干的中華文化教育,如中國文學的詩詞和古典文章,然所謂去中國化的情況也在加劇,換言之,各地教育更重視本土文化的影響,與中華文化也就越走越遠。於是,這與過去由中國大陸出來的各地華人的大中華膠心思也是漸行漸遠。

 

由於中國大陸現時是由共產主義思想主導,就是有中華文化的教育也可能流於空泛,正如開設在各地的孔子學院是否得個外表而沒有實質孔子的倡導內容,就如中國社會現時還是禮義之邦抑或是鬥爭之國一樣。當然,這並不表示西方社會便沒有鬥爭,而是他們仍有文明和規範可循,而中國卻是鬥爭至不管理性和倫理的規則了。

 

試想想蘇聯解體後的十五個聯邦國(包括俄羅斯),他們雖有俄國文化的影響,但到各自擁有自己的文化,如格魯吉亞,亞美尼亞和亞塞拜疆等;這些國家既與俄羅斯有關,卻又或多或少抗拒俄國,原因雖多樣卻不乏各自的自主性。現在,香港及台灣的自主性受干預,程度也越來越深,那麼在漸漸薄弱的中華文化的領域下,我們是否那麼容易有中華文化的認同,那是一個很大的疑問;昔日秦始皇奉行的「車同軌,書同文,行同倫」是否仍實存於今天的處境,(如中國用的是簡體字,而港台用的繁體字),這確實值得我們深思。 

Ad Block
請接受以下私隱政策及免責聲明,以示你同意am730內之私隱政策及免責聲明。了解更多
接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