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 Block Ad Block
健康
2021-01-26 14:00:00

抑鬱的港人

分享:
香港心理衞生會近日公布全港抑鬱指數2020年的調查結果,顯示港人抑鬱指數在社會事件及疫情雙重打擊下創新高!(圖片來源:香港心理衞生會恆樂坊臉書)

香港心理衞生會近日公布全港抑鬱指數2020年的調查結果,顯示港人抑鬱指數在社會事件及疫情雙重打擊下創新高!(圖片來源:香港心理衞生會恆樂坊臉書)

香港心理衞生會近日公布全港抑鬱指數2020年的調查結果,抑鬱程度為「中度至嚴重抑鬱」已升至23% ,即每四名港人中便有一人出現中度以上的抑鬱症狀,以這個比率,無論是誰,或自身是否受情緒困擾,身邊也總有人會有抑鬱的問題。調查發現但願意就此向專業人士尋求協助的人卻不足一成,筆者就此分享一些關於抑鬱的心理知識,讓大家能更了解這種情緒困擾。

 

抑鬱的癥狀影響除了持續的負面情緒、感到鬱悶煩躁不快樂外,還包括一系列認知思維、社交行為、及生理上的變化。受抑鬱症影響的人,認知思維上會充積絕望悲觀、思考變慢、過份擔心、猶豫不決、自我形象低落、自責、缺乏理據的內疚、自殺念頭等。社交行為上,抑鬱的人會減少社交、變得遲緩、沒精打采、缺乏行動的意欲、被動、停止一直的愛好習慣,例如喜歡跟朋友打波、打機、唱歌、看電影的,會停止了這些活動,經常賴床等。生理上,常覺得疲累、睡眠習慣改變 —— 變得嗜睡或失眠、食欲改變 —— 暴食或失去食欲、性欲下降等。

 

雖然抑鬱症在任何年齡層都可能存在,但過去針對抑鬱症的研究顯示抑鬱個案的初次發病期大部分在40處前,15至24歲是抑鬱症初次發病的高危組別,而45至54歲是抑鬱症發病率最低的年齡組別。此外,女性比男性發病的機會率多一倍。因此,香港心理衞生會2020年調查的研究結果,發現女性及18至44歲成年人較多出現抑鬱及焦慮情況,跟過去的研究對抑鬱的理解,可說是相互脗合的。負責心理衞生會調查的城大學者趙雨龍副教授,—在發佈會解釋青年至成年年齡層及女性在武漢肺炎疫情下,日常生活可能受更大的影響,是其中一個合理推論,而其他的合理推論,還包括青年人對社會運動的投入及期望平均計可能較年長的一輩更高,女性普遍較男性更多反複思量失誤問題等。

Ad Block

 

面對抑鬱指數的高點,香港心理衞生會總幹事程志剛鼓勵市民保持運動習慣,即使每個港人在此時此刻因疫情或社會事件所承受的打擊困惑不一,筆者認同以保持運動習慣仍是給大眾上佳的建議,定期運動(regular exercise),作為一種情緒聚焦應對(emotion-focused coping)手法,即使不能解決當前的問題,研究仍一再肯定是有效舒緩身心情緒壓力的方法,亦沒有什麼副作用,值得嘗試。當令人困擾的問題,如社會事件、疫情,不受自身控制時,不必執著即時思考處理解決,能讓自己身心舒暢健康情緒穩定後,自有能量應對,急不來。

Ad Block
請接受以下私隱政策及免責聲明,以示你同意am730內之私隱政策及免責聲明。了解更多
接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