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 Block Ad Block
健康
2017-04-25 11:15:00

盡情說「再見」

分享:
戴安娜王妃轉眼已離逝二十年,但她播下愛的種子,仍耀目爛燦 (圖片來源:Heads Together 網上影片截圖)

戴安娜王妃轉眼已離逝二十年,但她播下愛的種子,仍耀目爛燦 (圖片來源:Heads Together 網上影片截圖)

為了打破社會大眾面對精神困擾的各種禁忌與污名,正視精神健康,英國亨利王子近期在《每日電訊報》(Daily Telegraph)的播客訪問中分享他因不懂如何排解其母親戴安娜王妃因巴黎車禍意外在他12歲那年驟然離去的悲慟,對他往後近二十年的人生造成深遠且負面的影響,三年前當他感受情緒焦躁混亂、甚至三番四次接近崩潰想打人的邊緣時,在兄長和密友的積極鼓勵和推動下決心面對壓抑良久的喪母之痛,選擇尋求專業的心理輔導,結果在躺開心扉釋放情緒後終能逐漸步出陰霾,有能量專注並全情投入此時此刻的工作及私生活,並把自身的血淚史公開鼓勵別人坦然面對生命中不易承受的創傷!

生老病死,儘管是人生必經,卻毫不簡單,研究壓力的心理學家Thomas Holmes and Richard Rahe,以問卷調查量化43項人生可能經歷並需要當事人作出一些轉變調適的生活事件的壓力指數,例如結婚、新的家庭成員加入、轉工、轉校等,結果伴侶離世是被評為壓力指數最高的生活事件,並以數值 100 代表這個壓力至巨的人生轉變,而親密家庭成員離世 (指數63) 是繼離婚 (指數73) 、配偶分居 (指數65)、入獄 (指數63) 後壓力指數排名第五高的生活事件。Holmes and Rahe認為面對生活裡需要調節適應的轉變,不一定是負面的事件,才會令人感到壓力,即使有計劃的人生大事,如結婚 (指數50) 和懷孕 (指數40),因此婚前有亦有人會感到恐懼,產後也有人會感到抑鬱!

Ad Block

面對親友離世,即使每人的感受反應不一,左右悲慟的元素還是有軌跡可尋,例如離世者的角色身份、離世者與喪親者的年齡、性別、親密程度、離世的原因、喪親者的性格、社交環境、過去的喪失經歷等,戴安娜王妃1997年離世時只得36歲、是因一場車禍造成,她的離世是突發及意料之外的,而她一直跟兩位兒子的關係都是親密的,這些特點都會令人倍感難過。 因此當年年僅12歲的哈里王子,以拼命壓抑傷痛情感的方式回應 (repression),從弗洛伊德精神分析學派的角度分析是一種常用自我保護抗衡痛苦的防衛機制 (ego defense mechanism),是一服即時的精神止痛劑,但就如亨利王子的親身經歷,弗洛伊德亦認為完全壓抑傷痛、拒絕處理心理傷口並不能讓它止血痊愈,反而令它發炎腐爛,流血不止。

Ad Block

在播客訪問中,亨利王子形容自己過去曾像鴕鳥一樣,把頭埋在沙堆中,因為如何思念,談論母親,亦不讓會她起死回生。 可是,當亨利王子終於可以好好跟母親說再見,以堅定的目光,奔放的笑容,神彩飛揚地訴說他今天的人生方向與目標,我們不就已「再見」戴安娜嗎?人生,是一場「捨」與「得」的輪轉!

(相片由作者提供)

請接受以下私隱政策及免責聲明,以示你同意am730內之私隱政策及免責聲明。了解更多
接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