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料顯示,本港兒童出現ADHD(專注力不足/過度活躍症)徵狀、或已被確診的比率,約為3%至5%,當中以男童個案比例較高。臨床上,有一定比例的ADHD兒童個案,會同時出現一些「共病」,當中包括學習障礙、焦慮症及抑鬱症等。精神科醫生在處理ADHD個案時,會小心留意他們有否這些精神科共病的出現,在治療上作出相應配合。
所謂的「學習障礙」,簡單而言,是指患者在聽、說、讀、寫及運算上,明顯出現困難的情況,其主要原因為腦部結構及功能出現先天性異常所致。ADHD與學習障礙若同時出現,兒童在學習上需要得到的支援將會更多。
另一方面,研究顯示,ADHD兒童個案中,可高達約三分一患者會出現不同程度的抑鬱問題。徵狀包括心情持續沮喪、注意力下降、記憶障礙、社交問題、睡眠習慣及體重變化等。
其他較常見出現在ADHD兒童患者身上的共病,包括睡眠障礙、躁鬱症及妥瑞氏症等。這些問題若處理不當,對兒童的成長及精神健康影響深遠,因此在治療及跟進上,更需要醫生、家長、學校及病童本身的全方位合作。以ADHD的藥物治療為例,醫生可按需要處方相應的藥物,配合心理及行為治療等。若懷疑子女有ADHD的症狀,應及早找精神科醫生評估。
作者為精神科專科醫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