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便帶血,究竟是痔瘡還是腸癌?這個「老問題」可能連讀者也懂解答了︰若便血呈鮮紅色,可能是由於痔瘡在肛門口位置破裂的出血現象;相反若大便中有呈淡啞色的血漬,則可能是在大腸中的腫瘤引起,這情況下便需格外留意了。
除了便血以外,原來患者的大便習慣,也會發出腸癌警號!舉例,若直腸壁中有腫瘤生長,也可能會持續地引起強烈的便意,令患者自覺常想往大便。
為甚麼大便量異常增多,也可能需要擔心呢?原來,臨床上也有不少腸癌個案,是因患者的腸道被腫瘤阻塞,結果大便未能如常通過,只得「調節」為較幼的長條狀,或較稀的水狀以便排出體外。這種情況又被稱為「假瀉」,患者會自覺大便量增加,其實只是相同份量的糞便,變為長條狀或水狀分多次排出。
若患者在以上情況下,仍未能察覺或主動求醫,待腫瘤愈變愈大,導致便血情況愈來愈嚴重,則患者可能會出現貧血徵狀,其食慾及體重也會隨之變差。值得留意的是,除了以上的「大便警號」外,早期腸癌可無其他明顯病徵,因此醫生常建議市民在中年以後,定期接受大腸鏡檢查,也是其來有自的。
作者為外科專科醫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