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影《無名指》由郭富城、鮑起靜、梁詠琪等幾位好戲之人演出,還有新人許恩怡參演,當年她拍這部戲早在《久別重逢》之前。首次參演電影已經要挑戰這個患有肌肉萎縮症病人的角色,看得出許恩怡勇氣之大。
照顧者教學課程
導演孔令政多年前曾執導《第七謊言》,早已顯出其個性強烈的風格化手法,令人印象深刻。多年後,有點意想不到導演似乎成長了,當年直指人性弱點的奔放,換成今天拍出《無名指》一部關注弱勢社群的電影,如此平實地拍出社會議題的一部作品,令人驚訝。
故事的主要視點來自照顧者身上,由郭富城飾演的照顧者鄧叔彥,是一位不負責任的爸爸,漸漸成為懂得照顧患有肌肉萎縮症的女兒鄧辭。本來一直由祖母湊大的鄧辭,因為祖母年事已高,又發現患上癌症,鄧叔彥無法棄女兒於不顧,便開始接手照顧。要由零開始,照顧長期病患者,對一位原本對自己也無甚責任感的男人來說,當然是吃力得很。
理想化的慘情故事
感受到創作者的理想主義,嘗試在不幸當中,注入滿滿幸福感。一位本來如此不負責任的父親,很快已經能夠與女兒相處愉快。從當初女兒主動死跟他到球場,而他竟在上巴士時完全忘記還有個坐著電動輪椅的女兒在跟著她,從他上巴士那種魯莽,很快便進入到將女兒照顧得還可以的狀態。這種進步之神速,或許是很多照顧者也跟不上的步伐,但戲中的父親卻能夠做到,呈現太理想化的走向。
雖然一直提著他們的經濟面臨很大負擔,但如果父親依然能夠在此情況下,堅持夢想,繼續以他教壁球的本業來賺錢,始終還是幸福的。不用放棄夢想走去做其他體力勞動工作,又能同時間抽取時間照顧女兒,一切也算是有著上天的眷顧了。因此電影表面上是講述照顧長期病患者家人的慘況,但某程度上也注入了不少偏離現實軌道的幸福氣泡。看著兩父女的相處,以肌肉萎縮症病人來說,許恩怡的演繹是相當精靈生動,那份輕巧自如,那種氣息難以在病人身上找到,她卻能自然地帶給觀眾。
至於飾演照顧者的郭富城,時而天真,時而痛心,帶出他最精彩的演繹手法,與許恩怡的父女交流,感覺盡是甜蜜時刻,這兩父女的畫面煞是好看。二人一起吃雪糕的場景,明顯想為父女情再添加甜度。反而鮑起靜這次的演出略嫌浮誇,聲線令人受不了。梁詠琪飾演冷血媽媽,一早已離開這個家庭展開新生活,她大概只有兩場演出,但那種自然演繹不多不少,恰到好處,令人看得舒服。雖然是飾演冷血媽媽,但卻難以對她投放憎恨感,這或許是導演忽略了她的討好程度所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