演員鄧月平早前好開心咁喺社交平台宣布,自己「正式成為香港跆拳道港隊」,代表香港出戰在馬來西亞舉行嘅「亞洲賽」,仲贏得銅牌。正當網民熱烈討論緊佢幾咁犀利,原來一直秘密練功云云;有團體就嚴正聲明,話佢哋近期冇派過香港嘅代表隊參加有關比賽,仲話會保留追究權利。言下之意,係話鄧月平並唔可以自稱「港隊」,因為只有佢哋嗰個先係港協暨奧委會嘅正式代表。
呢件事我覺得係赤裸裸地反映,娛樂圈唔止係娛樂,體育界亦都唔止係講體育精神,一切都同權力有關,幾叻都好,要有權力機構嘅認可,先可以叫真正有代表性。就好似香港每年都會選一套電影代表香港參選奧斯卡,究竟由咩人選出嚟,我就搵唔到公開資料啦。唯一知道嘅就係呢兩年佢哋揀咗《九龍城寨》同《破地獄》,都係一啲口碑同票房都幾好嘅電影,即使唔係大家都有份揀,但呢個選擇都可以話係能夠服眾嘅。當然娛樂圈更多擺明得啖笑嘅選舉,好似「百大美男」就所有人都唔會認真看待賽果。由呢個角度睇,娛樂圈大家反而清晰分到邊啲真係代表香港,邊啲只係一場遊戲。
演員做埋運動員,衝出香港參賽仲攞埋獎,即使比賽規模大小,我覺得願意突破自己,略有小成,都叫做係自我進步,體現體育精神。但就因為個會同比賽未獲權威認可,就未能用得上係「港隊」。我知奧林匹克委員會係國際上最有權力嘅機關,但正如奧斯卡都好勁,都會有康城影展、東京影展等有公信力嘅獎項,並唔會得一家話晒事。
我唔係要挑戰權威,我只係覺得鄧月平其實係一個勵志故事,良好榜樣。即使有關機構覺得要教育大家體育賽事同埋港隊資格嘅機制,係唔係都可以同時支持一啲香港人參與體育賽事取得佳績呢?即使未獲權威認可,畢竟都係一件符合體育精神、有益身心嘅事。一齊鼓勵下會唔會好過而家咁,網上只係討論緊邊個可能係小器,邊個可能係懶叻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