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 Block Ad Block
新聞
2020-05-07 04:30:00
日報

「塘西風月」小報盛極一時

分享:
1915年山道塘西附近的酒家和妓寨。

1915年山道塘西附近的酒家和妓寨。

另一份風月小報《疏肝》。

另一份風月小報《疏肝》。

上世紀初,香港「塘西風月」銷金窩聞名省港澳,很多公子哥兒大商賈燒銀紙、床頭金盡的故事都是來自塘西,經過文人墨客的生花妙筆,「塘西風月」故事就像神話一樣代代相傳。

1903年政府強迫水坑口的妓院全數搬往石塘咀,自此香港青樓便進入塘西風月時期。電影《胭脂扣》就是講塘西名妓「如花」(梅艷芳飾演)和「十二少」(張國榮飾演)的愛情故事。當年塘西風月的中心地帶,就是今天西環的山道位置,然而一切已成歷史陳跡。塘西風月既神秘又令人神往,當年無色膽又缺銀両者,唯有靠睇報紙上塘西名妓故事解饞,「風月小報」因此應運而生。這些風月報紙頭版例有一幅塘西紅牌阿姑或者歌壇女伶的照片,旁邊配以一段「哀豔動人」文字介紹她們的身世;報紙上當然少不了有描述嫖客到塘西狎妓冶遊的小說,閱報者有如親歷其境。


筆者手上有一份1930年4月26日的風月小報《青樓夢》,該報頭版就有一張「茶花二妹碧霞合照」大相,配以幾百字旁白介紹「茶花」出場,其中一段寫道:「館之內有茶花一朵焉,芳名美美,年華二九,貌艷如桃,才堪咏絮,唯賦性不覊,浪漫幾過於美顏,因是之故,人咸目彼姝為淫娃,固不知她外貌之浪漫,心正若江南之菜也……」文章標題是「冰清玉潔羡茶花」,講到茶花如何出淤泥而不染,其實是在替茶花賣廣告而已。「風月小報」作者大多是文字高手,下筆亦莊亦諧,同一天的《青樓夢》第二版的作者「花叢大叔」便有妙文:「根據老舉眾人妻,人客水流柴之說,則娼門之妓,豈有真情真義之哉,亦不外乎妓為悅己之錢而已,然十室之邑必有忠信,百步之內豈無芳草,又似乎不能以一竹篙而打盡一船人也……」

Ad Block


在芸芸風月小報之中,《骨子報》聲名最響,最有地位。講「塘西風月」不能不提《骨子報》,研究香港風月史不能不研究《骨子報》,而《骨子報》是少數能保存下來的風月小報,雖然期數不多而且只能在香港大學圖書館內閱讀,但已足夠讓學者浸淫數星期。創辦人羅澧銘是香港著名報人,1928年他和孫壽康合辦三日刊的《骨子報》,那時正是塘西的黃金年代,《骨子報》有專欄詳細報道塘西花事。羅澧銘1956年起在《星島晚報》專欄連載《塘西花月痕》,筆名是塘西舊侶。專欄前後寫了四年,共1,200餘篇,後來分四冊出版了單行本。他在《塘西花月痕》書中自言「情竇初開,追隨朋友買醉塘西,返寨打水圍,直入香閨……」羅澧銘身體力行,因而對塘西舊事瞭如指掌,奠定他的塘西掌故至尊地位。羅澧銘自言其書絕無誨淫文字,所說的全是事實。

Ad Block


《骨子報》在創刊號說明該報雖小,但仍有骨格,報紙風格要做到具「不俗之仙骨、清雋之詩骨、嶙峋之傲骨」,旨哉斯言!《骨子報》內容當然不只「風月」一瓣,且有民國政治耳語、廣州時事、詩詞歌賦,然其風月內容實在出色,故可列入「風月小報」之中的大報。在《骨子報》之前,已有《開心》、《疏肝》等風月小報出現,之後也陸續有新開的。香江風月小報曾經繁花盛放,香港報業史不應缺了這一章。

1928年最暢銷的風月小報《骨子報》。

1928年最暢銷的風月小報《骨子報》。

1930年的風月小報《青樓夢》。

1930年的風月小報《青樓夢》。

塘西名妓「花影恨」(原名朱秀珍)在香港仔華人永遠墳場的墓碑。

塘西名妓「花影恨」(原名朱秀珍)在香港仔華人永遠墳場的墓碑。

請接受以下私隱政策及免責聲明,以示你同意am730內之私隱政策及免責聲明。了解更多
接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