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
2025-06-30 11:00:00

不能錯過的廣東古蹟遺址博物館 全國最大客家圍屋之一在深圳?

分享:
不能錯過的廣東古蹟遺址博物館 全國最大客家圍屋之一在深圳?

不能錯過的廣東古蹟遺址博物館 全國最大客家圍屋之一在深圳?

炎炎夏日,想北上又怕中暑?不妨看看廣東的古蹟遺址和清涼的嶺南園林,又或者參觀全國最大的客家圍屋之一,既能納涼避暑又能沉浸式體驗歷史文化,一舉兩得!

廣州:南越王博物院 漢代最早彩繪石室墓

 

adblk5
圖左為透雕龍鳳紋重環玉珮,南越王博物院院標。圖右為鎏金銅鋪首。(圖片來源:視覺中國)

圖左為透雕龍鳳紋重環玉珮,南越王博物院院標。圖右為鎏金銅鋪首。(圖片來源:視覺中國)

南越王博物院分為王墓展區和王宮展區。王墓展區位於熱鬧的越秀公園地鐵站附近,是南越第二代王趙眜的陵墓。它被譽為全國十大考古新發現之一,亦是灣區第一座古墓式博物館。

王墓展區以南越文王墓為核心,依山而建。有現存最早的漢代彩繪石室墓、絲縷玉衣、透雕龍鳳紋重環玉珮等,反映了2,000多年前南越國政治、經濟和文化的成就。王宮展區在南越國宮署遺址上建成,有「曲流石渠」和「石構水池」兩大古蹟,是目前發現年代最早、保存完好的秦漢宮苑實例。

深圳: 鶴湖新居 全國最大客家围屋之一
 

圖左為龍崗客家民俗博物館(鶴湖新居)俯瞰圖,圖右為鶴湖新居內的鑊耳山墻。(圖片來源:視覺中國)

圖左為龍崗客家民俗博物館(鶴湖新居)俯瞰圖,圖右為鶴湖新居內的鑊耳山墻。(圖片來源:視覺中國)

鶴湖新居,最早建於清代乾隆年間,龍崗羅氏家族曾在此聚族而居近200年1996年。它佔地面積約25,000平方米,為全國現存最大的客家圍屋之一。

鶴湖新居集生產、生活、防禦等多種功能於一身,館內還原客家生活起居陳設,重現客家傳統建築、生活習俗及文化軌迹。鶴湖新居集閩、贛、粵客家圍屋的精華,是客家文化與廣府文化的融合,被譽為「客家建築的活化石」。

佛山:清暉園博物館 嶺南古典私家園林代表作

圖左為清暉園水景。圖右為清暉園滿洲窗。(圖片來源:視覺中國)

圖左為清暉園水景。圖右為清暉園滿洲窗。(圖片來源:視覺中國)

位於順德大良的清暉園,以嶺南經典園林享負盛名,是廣東四大名園之一。清暉園原為明末狀元黃士俊府邸,再歷經五代修建,逐漸形成了格局完整又富有特色的嶺南園林。

清暉園建築精巧,「前疏後密,前低後高」,極為通風,反映古人應對南方炎熱天氣的建築智慧。園內文物十分多,有具有消防功能的護耳牆建築、玻璃彩窗、清代古井、狀元官服等,極具欣賞價值。

延伸閱讀:廣東古典園林中的嶺南風情|灣區自由行人文篇

延伸閱讀:廣東古迹遺址博物館 歷史的殿堂|灣區自由行建築篇

除了以上提到的四處景點,灣區還有不少具有深厚歷史底蘊和嶺南特色的古蹟遺址。筆者推介大家留意「當代中國」網站的最新專題「灣區指南」,掌握更多北上資訊。這個夏天,開啟一場不一樣的北上之旅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