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
2025-05-23 04:30:56
日報

內地宜及早處理開發商的清盤問題

分享:
內地宜及早處理開發商的清盤問題

內地宜及早處理開發商的清盤問題

2021年6月,恒大首次承認債務違約;隨即引發一連串民營開發商的爆雷事件,中國的房地產業正式被認定進入了蕭條期。經過近四年的價格回落與政策調整,內地的樓市雖然略見喘定,但市場依然乍暖還寒,未能全面復甦。箇中原因十分複雜,其中一項值得探討的是,大量財政出了問題的開發商都沒有被清盤,以致問題一再拖延,沒有得到恰當的處理,市場亦因而無法正常運作。

這次內地民企開發商爆雷,受牽連的公司可謂比比皆是。由於樓價已從高位大幅回落,開發商手上的項目大都需要蒙受虧損,有些甚至連削價套現的條件也不具備。如是導致這些開發商無力償還他們的貸款與欠帳,不但拖累銀行,還拖累很多施工隊、建材供應商與各式的服務供應商。現在事隔四年,不知為甚麼,這些問題開發商都未見被清盤,以讓債權人有一個清楚的交代。

這種情況殊不理想。因為不清盤,大家就不知道資不抵債的情況有多嚴重,亦不知道問題將會以甚麼方法去解決,有被蒙在鼓裡的感覺,引起不必要的擔憂。這種社會情緒會壓抑消費,減慢新的投資,對經濟有破壞作用。

不清盤,並不代表問題不存在,而且還會累死一些問題沒有那麼嚴重的開發商。他們手上本來還有一些值得繼續發展下去的項目,即使賺不到錢亦起碼可以收回部分本錢;現在由於民企開發商一併得不到信任,他們不單止無法獲得銀行貸款,而且難以找到願意與他們合作的合約商,令有價值的項目也沒法完成。他們本來有條件在這次風潮中存活,現在卻被逼成了陪葬品,實在可惜。

adblk6

中國已是全世界最大的經濟體,而且活力十足,勢頭很猛,對海外的資本甚有吸引力。很可惜,今次處理房地產市場的危機,卻表現得那麼不成熟,欠理想,對外資的阻嚇作用很大。

在民企開發商爆雷之前,他們其實借了不少美元債,債權人之中不乏外資。這些債權人起初還以為,他們借出去的錢,即使沒法十足收回,起碼亦可以收回兩三成吧,結果卻是一個仙都收不回,而且連交代也沒有一個。經此一役,中國的開發商以後都休想向外資借錢。不止開發商難借,其他的中國企業也難借;就算借得到,要負擔的息率也會比別人高。由此可見,欠債不還不是沒有代價的,而且代價遠比想像中大,因為這個代價將由整個社會一併肩負。

adblk7

全世界的經濟發展都離不開周期性興衰起伏,一個成熟的經濟體,不但要懂得在經濟蓬勃的時候如何自處,更應該懂得在經濟下滑時如何應付危機;其中如何應付企業破產便是一個關鍵問題。中國要彰顯自己在體制上的優勢,必須完善自己的清盤機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