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農曆新年假期剛去,我們又要急急回到工作的崗位,又要投入新一年的「正常」工作之中。人生中所有農曆新年的記憶,都離不開食,食飽就瞓,瞓夠就食,拜年中的主體活動都是圍繞食,而食物每年都大同小異,酒樓的賀年菜、年糕、應節油角、煎堆等等,時代似乎沒有改變這些賀年食品,時間停頓年年如是,就只有全盒內與時並進的零食,才令人喜出望外的期待。
除了傳統糖漬食品如糖蓮子、糖冬瓜、糖椰角等等外,全盒之中餘下的位置就成為一個本土力量與外國勢力較量的場力。近年懷舊成為潮流的主調,消失多年的史蜜夫橙花及密瓜軟糖再度上市,但要數本土力量的代表,首選仍是嘉頓利是糖。紅當當的包裝上寫上「利是」兩個金色大字、拆開包裝就會露出淡粉紅色橢圓形的利是糖,而我都是近幾年才知道,利是糖那種獨有的味道,原來是士多啤梨味。
而與嘉頓利是糖並駕齊驅的,當然是甄沾記椰子糖。甄沾記椰子糖有軟硬兩種,分別以紅、綠色的包裝紙包裹,椰子糖呈深啡色,椰香的甜味在喉中久久不散,甄沾記椰子糖可算是椰子糖的「老祖宗」,九十年代末一度中落,但市面上仍有以甄字頭的椰子糖出售。為何會記起甄沾記椰子糖?因為有一年食甄沾記椰子糖時黐甩牙,嚇死一眾老人家。
至於全盒中的外國勢力的外表,當然是花街朱古力,正所謂花街朱古力一出誰與爭鋒。只有新年全盒才會出現的花街朱古力,一盒裡有多款糖果但其實都是拖肥及朱古力拖肥,通常最先吃綠色錫紙的三角形朱古力,其後先會食到藍色玻璃紙包著的椰子餡朱古力,最終剩下的都是長條金色純拖肥糖及其他拖肥。食花街朱古力的重點在於時間,最終剩下的都會被放上一個月以上,到拖肥糖開始溶於盒內才會捨得棄掉。除了花街朱古力之外還有金杯朱古力、金幣朱古力、瑞士糖等外國勢力亦不容忽視。
去到長輩家中拜年,全盒又是另一番景象。可能長輩都是從內地來港謀生,全盒中的糖果清一色都是愛國力量,當中以大白兔糖為代表,而我亦只會食大白兔糖,因為香甜濃郁奶味是其他牛奶糖難以比擬。用來包裝的蠟紙上面印有一隻大白兔,內裡的牛奶糖用薄薄的米紙包裹,做到「只溶喺口唔溶喺手」的最高境界。
記得以前尚有一種賀年糖果叫 麥麗素,說是麥提莎的老翻版本。我很少食,只記得麥心較硬,朱古力亦較粗,一盒裡只有三包,老竇說是大陸出品,亦通常只會不吃朱古力的人才會買。
有些糖果一年只會在過年食一次,同樣有些人亦只能一年先見一次,我想就是過年的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