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
2016-04-05 06:00:00

兩個內房大款的抉擇

分享:

大連萬達突然宣布將萬達商業(3699)H股私有化,這固然是對港股低估了萬達身價而洩出的一大口怨氣,同時亦凸顯了掌舵人王健林對中國經濟押下了獨沽一注的果斷,這與另一內房巨款恒大地產(3333)的部署可謂完全相反,究竟哪個集團最終才是行對了路線,實在頗堪細味。

萬達在2014年底躋身H股系列,其上市決定來得有點被動,蓋集團甫開始已一心希望在A股上市,惟其時中證監基本上已叫停了所有內房IPO活動,故萬達只好退而求其次,但上市後的H股表現差強人意,儘管業績表現理想,惟股價則不被認同,不僅自去年中開始連招股價48元都不保,就連每股資產淨值近47元亦都輕易跌破,價值不被認同之餘,恐怕亦大大影響了萬達未來資本化集資的能力。

H股走勢失利,萬達遂積極重提A股上市大計,近期亦已取得突破進展,並相信應是第一隻重啟A股IPO的內房股,但這亦非緊隨便要將H股除掉的必然理由,無數國企/民企都以A/H雙帆並舉,運行至今亦大致順暢,而且企業可因應中、港股市不同表現彈性地作出發新A或新H股的資本化集資安排,惟萬達私有化一旦成功,則會令H股隨即除牌,意味萬達未來只會以A股單天保至尊,這個部署是否太過進取了一點?

A股發行只可吸收人民幣,若沒有對外上市地位支持,籌措另類資本如外幣債券等亦相對困難,始終人民幣至今仍未全國際化兌換,且面對貶值壓力,何況A股集資部署更是需時冗長,關卡無數,惟萬達亦寧捨H股而只單取依重國內市場的A股,無疑是有點作繭自縛,萬一中國經濟表現未能如意,又或人幣面對沉重沽壓,最終更可能將萬達帶向險境。

adblk5

相對而言,恒大地產則部署乖巧,年來收購內房項目涉資數百億元計,但同時則發行近900億元的永續債券籌集外匯,積極擴展同時亦透過永續債券將內房風險進行全套戥,實行兩條腿走路,若國內業務理想,固可一樣分享豐厚成果,一旦神州變色,亦可在外圍市場尋找生路,這無疑更具彈性及保險,故萬達討回H股應有身價後,未來續保H股地位仍應是更明智的沉實選擇。

逢交易日刊登

股場人生,儼如高山行走,

稍開一步,別有一番景緻在

心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