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林鄭月娥7月1日上任為香港特別行政區第五任行政長官時,她便會成為香港首位女特首。可是,這具歷史意義的事沒有得到太多篇幅報道,是否好事,見仁見智。好的是香港社會男女相對平等,無論選出的特首是男是女,不怎麼大不了。不好的,可能是林太只是一個特例,事實上香港並沒有那麼多女性有機會走到社會的頂峰。
我認為這兩個情況都存在。在現屆政府,林太擔當政務司長時,是三司十三局的唯一一位女高官。她辭職參選時,空缺也是由男士填補。
競選期間,林太多次提及希望吸引更多女性加入她的團隊,但近日她向傳媒坦言,下屆政府很難以女性為主,沒可能做到過半數女性官員,因為社會希望管治班子有一定的公職或政府經驗,這些人士實在數目不多。
身為女性的我不覺得要為有女性而找女性,始終應以能力為先。但找適當的女士有多難呢?根據統計處資料,女性佔人口超過一半,受專上教育的學生中,女性比男性多,而女性亦佔我們近半數的勞動力。但再看仔細一些,大部分女性是當文員和非技術工人 ,只有三分一的在職女性屬於經理、行政人員、專業人士等,遠低於男性的百分之四十五。我們可能覺得這情況可以理解,因為女性大多以家庭為主,不想做得太辛苦或有太多責任的工作,但真的是這麼簡單嗎?
有朋友在一間大型企業工作,她說最近十多個部門主管開會商討揀選年輕同事加入接班人的培訓計劃,最終揀選出來的清一色是男性。我朋友覺得不妥,追問得來的答案令她十分震驚。一位五十多歲的男主管說,年輕的女職員遲早需要放長假生孩子,回來後對工作也會失去熱誠,所以他們決定不揀女性。這行為可能已違反了性別歧視條例,但除了舉報外,看來我們還有一定的功夫要做,才可令社會出現真正的男女平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