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 Block Ad Block
新聞
2024-04-12 04:30:48
日報

年輕人精神健康,人人有責

分享:
精神健康

年輕人精神健康,人人有責

學生自殺個案不斷上升,年輕人精神健康問題日趨嚴重 ,實在不容忽視。
心理學教授托馬斯.喬伊納(Thomas Joiner)的「人際.自殺論」(Interpersonal Theory of Suicide)提到,想死是由兩種心理經歷所組成:一種是無能累贅感(perceived burdensomeness),這是一種覺得自己很無能、會對他人造成困擾的心境,進而萌生自殺的念頭或意圖。另一種是無歸屬感(thwarted belongingness), 這是一種無依無靠的狀態, 生活中沒有一個可以相互照應的關係,也感受不到與他人間的連結或來自他人的關懷。

不少年輕人高估自己的能力,以為一切都應該來得容易,沒有節制地享受生活。社交媒體的普及也對年輕人產生一定影響,他們透過社交媒體展示生活中完美和令人嫉妒的形象,卻缺乏有效的壓力管理技巧,這些壓力或源自家庭、學業、職業和社交期望等。

當年輕人面臨高失業率、低工資和財務壓力,驚覺現實與想像不符合,由此產生的衝擊和挫折相當巨大。有些年輕人認為很多事情解決不了,相關的問題也不斷在腦海中打轉,因而患上抑鬱症。抑鬱症與自殺兩者互為影響,自殺意念是抑鬱症症狀之一,罹患抑鬱症也增加自殺風險。

社會必須以積極態度全方位正視年輕人的精神健康問題,建立一個全面的支持網絡,加強家庭、學校、社區和專業機構之間的協作,提供情感支持、心理諮詢、資源共享和信息交流,鼓勵年輕人建立健康的自尊心和自我價值,並學習從失敗和挫折中成長 ,引領他們發展長遠的目標。年輕人最大的需要是感到被關心、理解和尊重,讓他們獲得實質的幫助和支持。 香港恒生大學傳播學院院長

請接受以下私隱政策及免責聲明,以示你同意am730內之私隱政策及免責聲明。了解更多
接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