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 Block Ad Block
新聞
2022-07-18 12:59:08

推動共融需要雙向溝通 責任不能落在一方

分享:
推動共融需要雙向溝通 責任不能落在一方

推動共融需要雙向溝通 責任不能落在一方

香港的《種族歧視條例》於2008年通過,條例禁止基於種族、膚色、世系、民族或人種作出歧視,但多年來香港主流社會對於不同族裔的刻板印象根深蒂固,距離「共融」仍有一條很長的路。

上星期有幸參加了由香港非洲中心(Africa Center Hong Kong)舉辦的非洲文化體驗活動。中心創辦人 Innocent Mutanga 就問到我們對於「多元」和「共融」這兩個概念的了解。而今次的活動,不論是非洲文化的分享,還有難得的非洲菜體驗,無一不令我們大開眼界。更珍貴的是,是我們可以親身和身處香港的其他族裔交流,設身處地瞭解他們居於香港各種好與壞的生活經歷,拋低了不少往日的成見。

說到種族共融,不得不提起由數十年前便活躍在不同學術、政治、教育等界別的「多元文化主義」理論學說。簡單來說,此主義提倡社會大眾應尊重不同社群文化、身分認同之間的差異性,讓社會中各種聲音、文化及觀念等能被平等對待並得以展現,在達至文化多元後,間接促進社群共融。

儘管特區政府多年來為了推動香港種族共融推出了不同政策,務求達至國際社會對香港擁有多元文化的期望。但在主流社會的政策仍然圍繞如何令少數族裔能夠融入社會,而不是推動雙方的互動交流。在整體環境下,社會默認將「共融」的責任單一放在少數族裔身上,否則便難以在香港享有所謂「公平競爭」的機會,成為了另一種不公。

Ad Block

有見及此,我們應先主動消除對「少數族裔」這個標籤,不應以「少數」或「多數」來區分彼此,或單用「少數族裔」一字一概而論,這間接無視了種族間的獨特性。不同族裔的朋友都應共同分擔共融責任,共創和諧平等的社會。既然共融是雙方的責任,香港市民和不同族裔的朋友應該主動踏出一步,嘗試以日常的角度去接觸不同的文化,例如像香港非洲中心以非洲特色食物作體驗活動,讓參加者能親身體驗非洲的飲食文化。如此一來,先從輕鬆簡單的角度作為切入點,引起他們的興趣,由淺入深地認識彼此的文化,促進社群共融。

Ad Block

 

文:鄧麗欣、杜敏晴、高詠欣、陳可澄、潘黃嘉

D-Generation 社區創新大使計劃 實習學生

Ad Block
請接受以下私隱政策及免責聲明,以示你同意am730內之私隱政策及免責聲明。了解更多
接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