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 Block Ad Block
新聞
2016-10-11 06:00:00

物質的「香港史」

分享:

初中中史科課程修訂,新增「香港發展」部分。愛國的朋友說,這算是回應了本土訴求,強調本土跟大陸的互動;本土派的朋友稍有分歧,一些說這也是官方洗腦的舊酒新瓶,一些覺得尚算可以,最重要是不要迫學生歌功頌德,而是鼓勵理性討論。

不過,從「國家」和「地方」去看香港歷史,其實很悶。逛一下書店,不少一流的世界史和中國史著作,都在做日常生活史,包括食物、藥物、衣服到電子產品。最近,一位在哈佛唸歷史學博士的台灣朋友,跟我說他正在研究從前的北海道如何生產全世界80%的薄荷。的確,物件的歷史往往跨越國界,使我們感受到最貼身的物件來自遠方,便自然意識到「本土」原來一直與「世界」互動。

所謂「互動」的歷史,不應該單單是北京和香港在政治上的互動。一些重要的政策和政治抗爭,需要被提及,但不必然是歷史的中心。我相信,最適合年輕人的歷史課,不是要人背誦一堆年份,而是可以激活我們對周遭事物的好奇心,使我們渴求知識。

如果由我來編香港史,便不會過份著墨「從漁村到城市」的沉悶故事。香港屬古代中國,經英國開埠創立,後來跟現代的中國大陸產生距離,走到一國兩制,是重要,但不是歷史的全部。

我會推動「物質史」:香港人身處商業城市,被商品淹沒,卻往往只知道它們是消費品,不知它如何被生產,也不知它被棄置到哪裡,更不知道生產和棄置商品時造成的環境和人權問題。

從身邊的環境和物質出發,我們自然便會客觀認識「地方」、「國家」和「世界」是甚麼意思。

李祖喬,新媒體Outside.hk成員。

Ad Block Ad Block
留言專區
Ad Block Ad Block
請接受以下私隱政策及免責聲明,以示你同意am730內之私隱政策及免責聲明。了解更多
接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