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獸醫的難題
獸醫在醫學工作以外,還要面對道德、法律與倫理的難題,在動物福祉、遵守法律和社會責任之間取得平衡。當獸醫懷疑動物受虐、發現走私動物,辨認出瀕危物種時,他們往往成了動物權益的守護者,甚至扮演舉報者的角色。
若動物無理骨折、營養不良、燒傷或異常恐懼行為,獸醫會懷疑牠受虐。普通醫生有明確舉報機制,但在很多地方,獸醫並無法律責任舉報,因而進退兩難——報警或破壞與主人的關係,甚至令動物遭到報復,但沉默卻縱容虐待持續,這種心理壓力並不好受。有研究指出,88% 涉及虐兒的家庭中,同時存在動物受虐,所以當你拯救了一隻動物,可能也救了一個孩子。
有人以非法途徑買稀有品種或外來動物,繞過檢疫或違反國際貿易條例,令動物沒有晶片或合法證明文件,或屬於本地法例禁止飼養的犬種,獸醫就會懷疑牠是非法入境。若獸醫向當局通報,動物會被沒收,甚至人道毀滅,違反拯救生命的初心。走私助長非法貿易及帶來疫病風險,但揭發走私卻可能連累無辜動物。
許多國家明文規定,這類動物須交予政府機構處理,當獸醫救治的是受保護的瀕危物種,就未必可以把動物交還給飼主。情況更複雜的,是有些主人並不知道自己飼養的是受保護動物。此時獸醫要顧及法律責任,同時確保動物獲得妥善照顧,有時還須與政府部門或野生動物救援組織合作。
所以,獸醫遠不只是醫師。他們經常身處灰色地帶,在情與法之間抉擇。無論面對的是虐待案、走私寵物,還是保育物種,獸醫都要在憐憫之心與法律責任之間權衡,因此需要道德勇氣、清晰判斷力,以及對動物福祉的深切承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