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
2015-05-09 12:30:00

當孩子出世了

分享:

太太意外懷孕了,丈夫欣喜若狂,太太卻憂心忡忡。在太太眼中,養育子女的責任重大,她一方面害怕自己承擔不起這個重任,另一方面又不希望因為要照顧 孩子,而放棄自己事業上的發展機會。丈夫早已表明希望有自己的小孩,也給太太保證會承擔照顧孩子的責任,於是太太便同意把孩子生下來。

孩子出世了,新手爸媽當然也是邊學邊做。然而在子女培育上,夫婦也漸出現分歧。丈夫傾向天生天養,認為不必太多干預,孩子也能健康成長。太太則認為 父母需要多花精力,建立良好親子關係,她甚至毅然放棄高薪厚職,專注在孩子的教育上。不知不覺地,管教上的差異也日漸增加了夫婦關係上的矛盾和衝突。

父母在教育子女方面意見不同,其實也是很自然的事。很多時候,夫婦在討論或照顧孩子的事情上,容易突顯分歧,並認為配偶不支持和認同自己的想法和價 值觀,形成對立的局面。太太可能會因此愈加挑剔丈夫的教育方法,丈夫又會因為太太的不滿和指控而愈加逃避,甚至認為太太是充滿敵意和不可理喻的。丈夫愈逃 避,也令太太愈感到焦慮不安,甚或以更激烈的行為指控丈夫,試圖引起丈夫的關注和回應,無形中形成惡性互動循環,令彼此間的距離愈拉愈遠。

adblk5

要打破這個局面,夫婦先要認清他們的敵人不是對方,而是這個惡性循環。二人需要共同努力,停止雙方有份造成惡性循環的行為,就是「批評/指責與逃避 /防衛」,並嘗試了解自己及對方行為背後的感受和需要。夫婦假如能一起放下刀戈盾牌,並真誠同理對方的感受,即使大家管教子女的方法或理念有別,也能合作 培育好子女,同時又不會失去夫婦間的信任關係。

 

撰文:李慧芝(婚姻及家庭治療師、兒童遊戲治療師)

[email protected]

www.familydynamics.com.h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