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
2025-05-26 11:11:00

讓旅遊數據說話

分享:
讓旅遊數據說話

讓旅遊數據說話

激活旅遊經濟,吸引更多旅客來港,一直是疫後香港面對的重大挑戰,特區政府和旅遊業界均做了大量工作,從地區「夜繽紛」、無人機表演,到各類大型文化、體育、娛樂盛事,發揮了不同程度的吸引力。最近,政務司副司長卓永興宣布推動有「濃濃港味」的九大旅遊新熱點,包括開放舊油蔴地警署地面層、各紀律部隊博物館、重置九龍寨城電影場景等,亦將推動「香港工業品牌旅遊」,都值得嘗試。

在這些點子取得成效之前,我們不妨回顧一下數據,看看香港這幾年是怎樣走過來的。

adblk5

香港旅遊發展局今年初公布,2024年訪港旅客人次達到4,500萬,相比2023年的3,300萬人次,2024年按年增加了31%。表面上這增幅十分大,讓人以為香港旅遊業在疫情之後的復甦勢頭強勁;然而,我們不要忘記,2023年香港以至全球仍未完全從疫情復常,這31%的按年增加其實並未回復疫情前的水平。

疫情前三年,即2017年、2018年和2019年,按年訪港旅客分別為5,800萬、6,500萬及5,600萬人次。換言之,2024年的4,500萬人次旅客和疫情前相比,仍有一段距離。

細項統計方面,雖然現在過夜旅客的實際數字減少了,但是相較疫情前,過夜旅客與不過夜旅客的比例有所提升。2017年至2019年,過夜旅客佔比本來逐年減少,由2017年的48%,跌至45%2018年)及2019年的42%;來到2024年,過夜旅客的佔比回升至49%

adblk6

這是良好的勢頭。因為一般而言,過夜旅客的消費會比不過夜旅客高,對提振經濟有較大幫助;而且多留幾天,旅客在香港亦不用走馬看花,較能體驗香港在自然、文化、美食等多方面的魅力。因此,特區政府適宜重點開發及推廣在香港的過夜行程,吸引更多旅客來港時多留數天。

 

另一點值得留意的是,有關方面聲稱香港在2024年「全球百大旅遊城市目的地指數」(Top 100 City Destinations Index 2024 )中,按入境旅客數目計算,排名高達第四。但是實際上,調查機構Euromonitor的網站顯示,在「全球百大旅遊城市目的地」榜單上,香港只是排名第二十一位,落後巴黎(第一位)、馬德里(第二位)、東京(第三位),以及新加坡(第九位)、台北(第十一位)等眾多城市。

adblk7

原來,所謂的香港排名第四,是這個指數中一個如「配菜」般的細項,叫「十大國際人次扺達城市」(Top 10 Cities in International Arrivals),頭三位分別是曼谷、伊斯坦堡和倫敦。有關方面的說法雖然技術上沒錯,卻有誤導之嫌,容易令人誤以為香港就是全球旅客目的地的首選之一,這與香港的實際排名(只是第二十一位)不符。有關方面在引用數據和排名時必須謹慎,否則無助將香港推向更高層次的旅遊樞紐地位。

「國際人次扺達」排名第四,但「全球旅遊城市目的地」排名第二十一,可能反映香港較多時候是旅客轉機的地方,我們亦大可以利用這點,例如現時正打算發展的機場城市是好的方向。同時,特區政府宜多針對來港轉機的國際旅客作宣傳,告訴他們即使只有半天時間,只要善用我們極方便的機鐵,依然可以在香港市區遊玩;爭取在這班短暫過境的旅客心目中留下良好印象,相信亦有助香港真正成為世界級首選旅遊目的地。

adblk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