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南宋末年,有一位名柴望的大臣,寫了一本名為《丙丁龜鑑》的書,在淳祐六年(公元1234年)獻給當時皇帝宋理宗,當年正是南宋聯合新從北方崛起的蒙古一起把盤據中國北方的宿敵金朝消滅,雪了當年靖康之難之恥。(1234年)當南宋小朝廷為滅金而沾沾自喜之時,柴望呈上此書,其內容是把公元前255年至五代十國中每六十甲子中「丙丁」、「丁未」兩年中國歷史上所發生之事件詳細記錄下來。
從此統計中,丙午、丁未年都出現了不少大戰亂、皇帝駕崩及政治鬥爭等事,似乎「丙午」、「丁未」兩年都是不祥之年份,而此書呈上是在「丙午」年正月初一,過年之時。此書的目的,是借古諷今,叫皇帝不要太自滿,要小心防禦蒙古之野心加強軍備,但是此書卻觸怒了皇帝,在正月呈上視為「大不祥」,結果柴望被捕下獄,後經過朋友多番拯救才獲釋放,從此他歸隱山林不仕朝廷,至蒙古滅南宋,他也不出仕。
因為六十甲子中,丙、丁天干五行屬火,午、未地支也屬火,午屬馬,未屬羊,火之顏色為紅為赤,所以丙午、丁未兩年又稱為「赤馬紅羊」煞,柴望之書止於北宋之前,此後又有金星等人,兩次續此丙丁龜鑑之短文至明初,明初之後此書未有人繼續。筆者為了續此傳承,為明初至上一次1966、1967年之38次丙午、丁未狗尾續貂,但是因為觸及2026、2027年,時間敏感,沒有出版社願意出版,因此只能自資印刷出版,近日已校對完畢,希望早日和大家見面。
三十多次統計中,有十九次是在此年前後三年皇帝駕崩,雖然1966、1967正合文革開始之年,中國人都或多或少受此災難之苦,但例如再上一次1906、1907年,天下無事,清朝繼續積弱,1908年則是光緒、慈禧相繼而亡,清朝也在1911年辛亥革命中被推翻。
1004年,北宋真宗景德四年,中國出現了一次超新星爆炸,中國稱此為「客星」,它的光芒可夜間照明街道,但古人反視此為「周伯星」之吉星,景德元年,真宗與遼國蕭太后定了「澶淵之盟」,使北宋開始了百年和平日子,所以其實丙午丁未之赤馬紅羊煞,未必是必然災難之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