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
2013-03-15 06:00:00

香港劇場工作者現況調查

分享:
我的推介: 《私房菜》

我的推介: 《私房菜》

常說香港的劇場工作者,收入微薄,到底實際情況是怎樣呢?「香港戲劇協會」在2011年委託香港中文大學香港亞太研究所公共政策研究中心,做了一個問卷調查,剛剛發表研究報告,跟大家分享調查結果。

 

調查用問卷成功訪問了277位劇場工作者,當中160人是全職,受僱於職業團體如「香港話劇團」、「中英劇團」或者是政府部門的藝術行政人員,另外117人則是自由身的劇場工作者。由於目前行內沒有正式統計全職及自由身人士的數目,所以未能評估受訪人數佔整個行業的比例。

adblk5

最令人關注的薪酬問題,全職工作者平均月薪接近2萬元,創作人員即編劇、導演等有約3萬多元,全職演員則2萬有多元,藝術行政人員更低,月薪只有1.5萬元左右,可能你會認為不錯,但當中超過一半受訪者年資超過十年。所謂低處未算低,自由身劇場工作者,平均收入為5萬多元,請注意這平均收入是以年計,即是月薪只有4,700元!

雖然收入如此微薄,超過六成的自由身工作者都不滿意薪酬水平,不少人要多做其他兼職維持生計,但是卻有四成人表示,不願意轉做全職劇場人,因為他們享受可以自由選擇工作伙伴及時間,以及在藝術創作上得到更大的彈性。有趣的是,無論收入較好的全職工作者,或收入很低的自由身工作者,都有一半人認為自己的整體生活質素,跟朋輩差不多,反觀工作滿足感及自我的專業形象,認為同朋輩差不多甚至更好的,佔了大多數。簡而言之,金錢上的回報是不足,但這個行業的人,在工作滿足感上有極大回報。

儘管如此,行業長遠發展,絕不能單單靠工作滿足感去維持,因為熱誠總有一天會燃燒殆盡,經歷多年工作後,有了家庭等因素,就不得不向現實低頭,不少人就是因為劇界薪酬、福利俱差而轉行,不正視業內的薪酬問題,就無可避免要面對人才流失,對行業發展絕對是很大的隱憂。

劇場工作者不乏能夠賺取高收入,但畢竟仍屬少數。政府希望發展文化產業,巨額投資在西九建設美輪美奐的場館,可是對軟件人才培訓及發展卻坐視不理,缺乏視野及長遠策略,政府機構批核預算時,帶頭剝削藝術工作者,提供極不合理製作費,無法讓參與的人員得到合理薪酬。就如報告中有意見提到,曾經有政府機構邀約劇團製作時,道明要大家幫幫忙,又或者說不做的話,就另覓願意收取更低費用的人去做,反映行業仍未得到政府的認同。

adblk6

香港的舞台工作者,願意委身推動藝術發展,提升社會的人文質素,可是藝術工作者也要面對生活問題,政府想發展香港的文化藝術,不得不投入資源發展軟件,加大力度支援藝術工作者,以及做好開拓觀眾的工作。

電郵:[email protected]

Facebook:Ngai Yee Shan Jo

網誌:http://hk.myblog.yahoo.com/ngaijo

 

我的推介:

《私房菜》

14位演員將會在現場烹飪一道令他們刻骨銘心的菜式;一邊烹飪,一邊道出埋藏於他們心底深處的故事;真正做到「嘗甜酸苦辣,品百味人生」。

菜式有爺爺特意送給孫兒,而孫兒卻拒食的生日蛋糕;孫兒為身體逐漸變差的婆婆精心炮製的魚頭湯;爸爸背著媽媽半夜為被罰的女兒,送上的一碗土魷肉餅飯;兒子為向媽媽承諾必照顧她一生,而親手做的上海烤夫;還有……

adblk7

演出團體:團劇團

劇本創作/導演/監製:何偉龍

創作/演員:孔建武、吳思衡、吳銳民、李凱欣、李煥林、林映清、崔施華、

莫翠盛、黃思緣、黃逸熹、葉苑伶、劉曉樺、盧慧琳、薛國斌

演出日期:本月22至24日

演出地點:牛池灣文娛中心劇院